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法益识别与“情节”评定:利益衡量作用于构罪判断之另种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12 16:44
  既有刑法理论多将利益衡量原理限定为违法阻却的实质根据而未在其他犯罪构成层面展开。利益衡量欲成为一种能够指导刑事案件裁决的实体规则,前提是摆脱抽象引致具体,这需要明确其规范基础、利益范畴和衡量标准。刑事不法判断中应当参酌的利益因素需限于行为本身直接指涉的正价值以及作为结果状态所呈现的对法益的负价值。在违法阻却根据之外的构罪判断中,一方面,可通过利益衡量辨识具体罪名的法益性质,尤其在违反管理秩序类型罪名中,未经利益衡量而认定的秩序型法益往往容易导致个案中出现不合理结论,即在保护法益选择上"舍重就轻";另一方面,可通过利益衡量综合判断"情节"的严重程度,即结合衡量后的"价差"以及主观上法敌对态度等因素对"情节"予以综合评价,其中仍有值得借助"但书"实质出罪的空间。裁判结果的可接受性、可说理性则是审查利益衡量运用妥当性的重要因素。 

【文章页数】:2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但书”出罪的学理争议、实证分析与教义学解构[J]. 崔志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8(02)
[2]行政违法行为犯罪化的检视与应对[J]. 赵运锋.  政法论丛. 2018(02)
[3]利益衡量方法在刑事裁判中的合理适用——以“赵春华非法持枪案”为例[J]. 张勇,李紫阳.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8(04)
[4]理解当代中国刑法教义学[J]. 车浩.  中外法学. 2017(06)
[5]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的教义学分析[J]. 陈兴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6]避免将行政违法认定为刑事犯罪:理念、方法与路径[J]. 张明楷.  中国法学. 2017(04)
[7]利益衡量方法在后果主义裁判中的运用[J]. 杨知文.  人大法律评论. 2017(02)
[8]法益保护与比例原则[J]. 张明楷.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7)
[9]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刑事违法性之评估[J]. 孙万怀.  法学家. 2017(02)
[10]刑事司法裁判中的利益衡量[J]. 宋远升.  政法论丛. 2017(02)



本文编号:37301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301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