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适用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30 06:26
  在我国,为了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不仅要做出公平公正的裁判文书,更应当保障生效裁判文书的有效执行。但由于现阶段司法环境和诚信机制使然,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困难重重,虽经多方努力,生效裁判文书“执行难”问题仍远未彻底解决,致使当事人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公信力也受到了质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现今虽并未进行专门立法,但出台了失信惩戒机制,并在民事诉讼法领域进行完善,增大了对有意规避法院执行行为的被执行人的打击力度,而在刑事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加大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惩罚力度,进一步为化解执行难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于理论分析角度来研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还并未达到实践中具体规范适用的预期目标,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法律法规虽然从理论角度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进行了较为宽泛的解读,但在具体适用中仍然有同案不同判等现象的存在,尚不能充分体现出刑法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宗旨。本文侧重于选取精典案例,对于现阶段司法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对争议焦点的分析中发现了犯罪客观方面认定不明确、债权优先性争议...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概述
    2.1 罪名演变的历程
        2.1.1 起源—1979 年刑法
        2.1.2 发展—1997 年刑法及法律解释
        2.1.3 修正—2015 年刑法修正案(九)及司法解释
    2.2 犯罪构成的探究
        2.2.1 犯罪客体
        2.2.2 犯罪客观方面
        2.2.3 犯罪主体
        2.2.4 犯罪主观方面
3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适用现状及问题
    3.1 司法适用总体情况
        3.1.1 司法审判案件数量递增
        3.1.2 地区间适用差异较大
        3.1.3 量刑轻刑化趋势明显
        3.1.4 自诉程序适用率高
    3.2 犯罪客观方面认定不明确
        3.2.1 案例简介
        3.2.2 争议焦点
        3.2.3 理论分析
    3.3 债权优先效力争议
        3.3.1 案例简介
        3.3.2 争议焦点
        3.3.3 理论分析
    3.4 追诉程序障碍
        3.4.1 案例简介
        3.4.2 争议焦点
        3.4.3 理论分析
4 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适用路径
    4.1 相关立法层面的完善
        4.1.1 出台强制执行法
        4.1.2 科学构建我国征信机制
        4.1.3 明确债权优先效力
    4.2 司法适用层面的完善
        4.2.1 细化司法解释中犯罪客观方面
        4.2.2 探索建立案件集中管辖
        4.2.3 加强裁判文书说理部分
        4.2.4 重视指导性案例及典型案例
    4.3 追诉程序的完善
        4.3.1 公安机关成立专门机构
        4.3.2 重构自诉程序立案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本文编号:4038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4038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