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结果加重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04:04

  本文关键词:结果加重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结果加重犯又被称为加重结果犯,或特殊的结果犯,是大陆法系立法的产物。通常认为,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符合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的行为,由于导致了比原行为所预期结果更重的结果,而刑法对该重结果规定了更重的法定刑的犯罪形态。作为一种犯罪形态和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犯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在立法和学说的历史发展上,经历了由“结果责任”向“意思责任”的转化。从国内外对结果加重犯的研究情况来看,通说认为结果加重犯的根本结构是由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二部分组成。对于结果加重犯主观要件的认知,始终都是建立在“双主观要件”的基础上,但对二个主观要件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却鲜有论述,理论上对结果加重犯加重处罚的法律效果也颇有争议。本文认为,结果加重犯具有独立的结构形态,成立的核心条件是基本犯罪行为对加重结果的产生具有内在的高度危险性。加重结果相对于基本结果是一种升层关系,二者所侵害的对象和客体具有同一性。全文分别从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特征、本质、类型、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和共同犯罪等方面对国内外刑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论述了结果加重犯与相关犯罪形态的异同,指出了其中的难解之处,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认为,结果加重犯主观要件的结构并不是双主观要件的形式,而是单一的具体危险故意,在具体行为中,已超出原基本行为故意的范围时,导致具体加重结果发生则成立结果加重犯。文章还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结果加重犯,并将其分别归类,对其中不妥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刑法规定的结果加重犯许多并不符合理论要求,本质上不属于结果加重犯,刑法条文对一些具体犯罪罪状的描述很不明确,不利于司法认定。另外,没有将遗弃罪规定为结果加重犯,不符合法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虐待罪的法定刑不符合刑责均衡的基本原则。 总之,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发展至今,虽经学理及实务的努力,,仍旧充斥着疑惑,关于结果加重犯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刑法学界不乏截然对立的观点。所有争议的问题都充分反映了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的复杂性以及研究结果加重犯的必要性。可以说结果加重犯的正确认定,牵扯到刑法许多的基本理论问题,科学认定结果加重犯对司法实践中准确地定罪和量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 加重结果 基本犯 故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1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9
  • 一、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概述9-21
  • (一) 结果加重犯的概念9-13
  • (二) 结果加重犯的构成特征13-21
  • 二、结果加重犯的本质21-29
  • (一) 单一形态理论21-22
  • (二) 复合形态理论22-23
  • (三) 危险性理论23-27
  • (四) 新的复合形态理论27-29
  • 三、结果加重犯的刑事责任和类型29-36
  • (一) 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的概念29-30
  • (二) 结果加重犯刑事责任的根据以及归责理论的历史发展30-33
  • (三) 结果加重犯的类型33-36
  • 四、结果加重犯的司法认定36-45
  • (一) 结果加重犯与结果犯的界限37-38
  • (二) 结果加重犯与情节加重犯的界限38-39
  • (三) 结果加重犯与想像竞合犯的界限39-40
  • (四) 结果加重犯与结合犯40-41
  • (五) 结果加重犯未遂和共同犯罪问题研究41-45
  • 五、结果加重犯的立法思考和建议45-56
  • (一) 关于刑法总则规定的思考和建议45-46
  • (二) 关于刑法分则规定的思考和建议46-54
  • (三) 关于限制结果加重犯成立范围和刑罚的建议54-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雁云,韩瑞丽;谈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孙荣杰;;结果加重犯的犯罪形态问题阐述[J];法制与社会;2010年27期

3 卢作义;;试论我国现行刑法中一罪与数罪的结果加重犯[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4 王志祥;;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新论[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5 陆诗忠;;结果加重犯之基本问题再研究[J];学术论坛;2007年11期

6 周铭川;;结果加重犯争议问题探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05期

7 王志祥;;论结果加重犯的构造[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8 赵辉;论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杨俊;胡睿;周雷;;关于结果加重犯犯罪形态问题的辨析[J];湖南农机;2007年07期

10 姜敏;;基本犯罪未遂的结果加重犯之犯罪形态议——以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为切入点[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萍;;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运用——以“抢劫致人死亡”的认定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吴启富;;地坛牌清开灵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A];心脑病药物临床评价专家谈[C];1998年

3 莫洪宪;刘夏;;刑讯逼供罪转化犯问题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辉;结果加重犯没有未遂[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张晓燕 张仁传;完善我国现行刑法 有关结果加重犯的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9年

3 武清;结果加重犯的认定与法律适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夏晓军;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应由谁来承担责任[N];检察日报;2004年

5 付 英;刑法:寻找考点[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姚军邋汤媛媛;结果加重犯中的未遂形态[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山东政法学院 邵栋豪;被害人自救致死应属于加重结果[N];检察日报;2008年

8 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马荣春;抢劫罪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之区分[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司法考试分类题解(刑法三)[N];检察日报;2003年

10 张君清 王秀;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认定[N];检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佩;结果加重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苏宏峰;犯罪未遂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曹坚;从犯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4 赵丹;故意伤害罪司法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佳佳;结果加重犯若干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艳玲;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3 刘宏东;结果加重犯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4 殷学厚;论结果加重犯论[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德庭;结果加重犯若干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宇展;结果加重犯基本理论与实务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张彤;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孙筱彦;论结果加重犯[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中;结果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王佳;结果加重犯基本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结果加重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425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f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