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摒除利益保护藩篱,回归法律公正本位——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职能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8-03-29 21:09

  本文选题:侵权责任法 切入点:医学会 出处:《医学与哲学(A)》2015年05期


【摘要】:医学会属于医疗行业协会,其职责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维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利益,而医疗损害鉴定具有司法性质,应保障鉴定的中立和公正。医学会从事医疗损害鉴定的法律依据不足,中立性无法保证,医疗损害鉴定与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属性各异,且医疗损害鉴定的目的与医学会之宗旨相冲突。因此,医学会从事医疗损害鉴定只是权宜之计,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应放弃医疗损害鉴定职能,回归本职,以新的方式在医疗损害鉴定体系中发挥作用。
[Abstract]:The medical association belongs to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ssociation. Its duty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medical personnel, and the appraisal of medical damage is judicial in nature. The neutrality and impartiality of identification should be guaranteed. The legal basis for medical injury identification by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neutrality cannot be guaranteed. The legal attributes of medical injury identification and medical malpractice identification are different. And the purpose of medical injury appraisal is in conflict with the purpose of medical association. Therefore, it is only an expedient measure for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to engage in medical damage appraisal.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ort liability Law, the medical damage appraisal function should be abandoned and the medical injury appraisal function should be returned to its own position. To play a role in the medical damage assessment system in a new way.
【作者单位】: 川北医学院法医学系;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特殊人员违法犯罪的法律规制——从公共卫生安全出发”,项目编号:09XJC820002 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解析与重构——以医疗事故鉴定为中心”,项目编号:YF09-Q24 重庆市科委“十二五”科技规划项目“多元利益与法治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226001104406 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C2014B009
【分类号】:D922.16;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鑫;梁俊超;;论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危机与改革[J];证据科学;2010年04期

2 陈志华;;医学会从事医疗损害鉴定之合法性研究[J];证据科学;2011年03期

3 李平龙;肖鹏;;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研究述评(2002-2012)[J];证据科学;2013年02期

4 郭兵;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中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S1期

5 霍宪丹;;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J];中国司法鉴定;2014年01期

6 刘东兴;曹实;;刍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性质与可诉性[J];中国卫生法制;2011年04期

7 张新宝;;人身损害鉴定制度的重构[J];中国法学;2011年04期

8 陶涛;杜正武;;论医学会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活动中的行政主体地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郛;;评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2+1”模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刘鑫;梁俊超;;论我国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构建[J];证据科学;2011年03期

3 陈志华;;医学会从事医疗损害鉴定之合法性研究[J];证据科学;2011年03期

4 陈小嫦;李大平;;医疗损害鉴定主体改革刍议[J];证据科学;2011年03期

5 孙东东;张鹏;;医疗损害赔偿诉讼难题及审判对策[J];证据科学;2011年03期

6 刘鑫;高鹏志;;医疗过错鉴定规则体系研究[J];证据科学;2012年03期

7 杜春鹏;李尧;;英国专家证人制度对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之借鉴[J];证据科学;2012年06期

8 陈晨;;医疗纠纷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之探讨[J];东南司法评论;2012年00期

9 谈在祥;;论我国刑事医疗过失鉴定的困境与展望[J];证据科学;2013年02期

10 陈小嫦;;《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医疗损害鉴定程序改革研究[J];证据科学;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碧芳;;解构与续造: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完善——以S省478件环境侵权案件为样本[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杨静毅;医疗侵权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3 纪镇南;特殊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陈韦利;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纠纷案件程序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骆东升;缺陷产品侵权的比较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陈徐奉;西部民族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包冰锋;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井奎;侵权判决规避问题的法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邓冰宁;美国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建;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标准与分配[D];苏州大学;2010年

2 戴毅;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责任竞合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倍歆;论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颖;高空抛掷物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丽;死亡赔偿金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蒋晓莉;从审判视角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邬砚;机动车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莉;地下挖掘物侵权责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朱莉;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霍娜娜;论医疗纠纷证明责任的分配[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湘元;黄先雄;;论我国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为的法律性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新山,胡俊,刘艳,黄光照;医疗纠纷中135例猝死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3 虞磊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4 尤中华;当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的问题及建议[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5 孙华志;医事鉴定制度建立之探讨[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6 王文革;医疗技术鉴定的几个法律属性问题[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7 夏芸;;医学鉴定与法的评价——以日本的判例为视点[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8 王世凡;;鉴定与司法鉴定概念的引入及其演进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9 睢素利;;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的完善[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10 夏芸;;日本医疗诉讼改革及对鉴定结论的评价[J];证据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张灿灿;[N];健康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柴会群;[N];南方周末;2010年

3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 张建 崔希俭;[N];检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寿文;评《云南省医疗损害事件处理规定》[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4期

2 刘振娅;王字君;;浅析中国医疗损害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06年05期

3 宋旭明;;论“医疗损害”的界定[J];时代法学;2006年03期

4 刘海英;;云南省医疗损害风险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钱瑜;;浅谈医疗损害的赔偿[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3期

6 张音;刘刚;;医疗损害纠纷处理机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年03期

7 于劲松;;医疗损害特殊性及责任承担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8 郝秀兰;;医疗损害及赔偿:国际视角[J];中国医院;2009年08期

9 王番宁;;医疗损害中病历资料的法定义务[J];兰台世界;2010年12期

10 王勇;张俊峰;;论无过失医疗损害引起的医疗纠纷[J];医学与社会;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春龙;;略论医疗损害的鉴定模式[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周从禹;;医疗损害纠纷的成因分析及防范与处理[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德江;;现行医疗损害鉴定中的问题及制度探析[A];2013浙江省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谷舞;冀振东;刘亚利;裴永学;金鑫;;医疗损害鉴定一例[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孟维国;;医疗损害鉴定与相关问题讨论[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夏伟;张荣明;;泰州市59例医疗损害鉴定案件调查与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黄敏;马光;张红;;浅析我国目前医疗损害鉴定的现状及建议[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锦龙;;浅述当前医疗损害鉴定的现状及几点建议[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崇;李浩;苏立国;梁明;;试论我国医疗损害鉴定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A];中国法医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精选——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宋一勤;;当前医疗损害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员 宋红章;医疗损害鉴定别所托非人[N];健康报;2013年

2 张海通 广西柳州执业医师;何为减少医疗损害之本[N];医药经济报;2014年

3 记者 刘熙;卫生厅向社会征求医疗损害处理意见[N];云南日报;2006年

4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赞宁;医疗损害,谁说了算[N];医药经济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李蕴明;广东首试剥解医疗损害鉴定之困[N];医药经济报;2012年

6 边永前;医疗损害 如何认定与追责[N];健康报;2013年

7 记者 谭嘉;医疗损害鉴定应尽快起步[N];健康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谭嘉;医疗损害鉴定 医学会该是何种角色[N];健康报;2013年

9 宋儒亮 广东省律师协会医疗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医疗损害纠纷持续向上[N];医药经济报;2013年

10 解伟;对“医疗损害鉴定”的几点理解[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云波;我国医疗损害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程杰;我国医疗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医疗损害侵权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朱秀恩;论医疗损害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钱瑜;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何俊;医疗损害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5 周泉;医疗损害的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郭胜利;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丽鑫;论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的承担[D];吉林大学;2007年

8 冯景霞;医疗损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王平;医疗损害之侵权责任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柳海梅;医疗损害鉴定司法实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82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82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