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煤炭在国家能源的消费市场中一直起主导作用,这是我们经济的基础和保障共同进步和发展之本,而在其开采过程中的煤层气资源一直未曾纳入开发进程,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逐步进入发展利用的轨道。按照统计,中国的煤层气保有值很大,超过了36万亿立方米,目前居全球第三,约等于500亿吨煤或350亿吨油,与天然气勘探量相当。当今中国,煤能源十分匮乏,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型资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第一,它可作为替换煤炭的绿色资源;其次,它的实际使用可大大减少甲烷的排放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并且极大减少煤矿瓦斯事故。当前,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利用还比较混乱,即便是处于开采状态的煤层气也因为受限于开采权纠纷而进展缓慢,亟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协调各主体间的关系。煤、气矿业权冲突其实质是利益冲突,其首要原因是一个区域中通常依法各自由两个主体分别获得开采相应资源的权限,当煤、煤层气开采权各自行使则有可能引发两者冲突,这种冲突在煤层气资源丰富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将会严重干预中国煤层气、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煤层气产业初期,欧洲,澳洲等国家、地区或多或少显示出煤炭与煤层气资源的冲突情况。最后,这些国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和法律有效解决这个矛盾,从而保证了煤层气和煤炭工业的稳定发展。文章根据对我国这种矛盾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和汲取各国处理煤、气矿业权冲突的经历,寻找煤气冲突的突破口并附上笔者的法律对策。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煤、气冲突的的定义、现状出发,进而对现有的法律规制情况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我国煤、气冲突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理论,探寻解决两权冲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本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以实际情况为切入点,重点列出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在煤、气冲突的进程和处理方法。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探求并胜利完成煤层气商业化开发的国家,因此对其处理此种矛盾的经验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我国煤、气矿业权矛盾的处理提供借鉴。通过对我国案例的分析,结合矿业权转让制度,回归市场是解决煤、气矿业权矛盾的思路。第三部分就解决煤、气矿业权矛盾给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包括:完善煤层气法律法规;加速矿业权出让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变革;强化政府对于处理煤、气矿业权冲突问题的措施;强化民事法规对处理煤、气矿业权争执中的应用。
【关键词】:煤 煤层气 矿业权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第一章 我国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现状13-19
- 一、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定义及原因分析13-14
- (一)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定义13
- (二)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13-14
- 二、我国煤炭、煤层气矿业权两权分置的现状14-17
- (一)我国煤、气两权分置引起的冲突问题14-15
- (二)我国煤、气两权利益冲突的相关案例15-17
- 三、我国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法律规制现状17-19
- (一)国家所有权的确立17
- (二)优先权的确立17-18
- (三)独立矿业权的确立18
- (四)开发利用竞争机制的确立18-19
- 第二章 我国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理论分析19-24
- 一、我国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法律问题19-21
- (一)一级市场探矿权人优先权问题19
- (二)二级市场矿业权交易的限制条件严苛问题19-20
- (三)煤层气开发主体依然单一20-21
- 二、煤炭矿业权与煤层气矿业权的法律关系21-24
- (一)优先权理论21-22
- (二)同一权利理论22
- (三)主物权和从物权理论22
- (四)相邻关系理论22-24
- 第三章 完善我国煤、气矿业权冲突问题的法律建议24-50
- 一、域外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的冲突情况及其解决方式24-30
- (一)美国24-26
- (二)澳大利亚26-27
- (三)其他国家27-28
- (四)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8-30
- 二、解决我国煤、气矿业权冲突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30-41
- (一)解决煤、气矿业权冲突的代表性观点30-31
- (二)解决我国煤、气矿业权冲突的具体路径31-41
- 三、解决我国煤、气矿业权冲突的法律对策41-50
- (一)建立采煤采气一体制度41-42
- (二)建立主体多元化制度42-43
- (三)完善优先权制度43-45
- (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45-46
- (五)进一步巩固民事法律在解决煤、气冲突中的作用46-47
- (六)完善煤、气矿业权冲突的法律责任机制47-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历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慧;;解决煤层气与煤炭矿权分置的对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10期
2 蒲志仲;;略论自然资源产权界定的多维视角[J];经济问题;2008年11期
3 张宇芳;;对我国煤、气矿业权分置的思考——基于山西潘庄的煤气之争案例[J];技术与市场;2010年10期
4 孙茂远,杨陆武;发展我国煤层气产业急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科技导报;2001年09期
5 汤道路;杨光远;;煤层气开采权的法律属性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年05期
6 张玉梅;;我国矿业权市场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完善建议[J];国土资源;2009年09期
7 蔡开东;;解决煤炭矿权与煤层气矿权分置的有效途径[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8 姜晓华;柴立满;罗文静;;国外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8期
9 付慧;;如何解决煤层气与煤炭的矿权分置[J];经济导刊;2010年10期
10 杨娟娟;李树刚;张伟;张龙;;矿井煤层气抽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煤炭;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武勇 李兴文 陈忠华;[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仝晓波;[N];中国能源报;2010年
3 徐万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赵腊平;[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 王守祯;[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白晶;[N];中国能源报;2011年
本文关键词:煤炭与煤层气矿业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6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