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与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17-04-09 12:26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与立法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公众环境知识匮乏、环境观念落后等因素,致使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出现了诸多问题。人们普遍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与市场的调整职能,然而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出现打破了人们想要推卸责任的幻想。公众参与机制不仅能克服双失灵,还成为实现公众与政府间良性对话的有力途径,对环境法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形同虚设、环境决策不透明等诸多问题,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应对经验,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如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
【关键词】: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环境公益诉讼 环保民间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8
- 第一章 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8-13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内涵8-10
- 一、公众参与产生的历史背景8
- 二、公众参与的含义及基本要素8-10
-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价值意蕴10-13
- 一、推进国家环境管理的民主化进程10
- 二、提高我国环保部门的行政效率10-11
- 三、提升公众环保意识11
- 四、监督环境违法行为11
- 五、保障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基础11-12
- 六、创建良好的法制运行环境12-13
- 第二章 我国环境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问题剖析13-20
- 第一节 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立法现状13-14
- 一、宪法与环境保护基本法13
-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3-14
- 三、环境保护规章14
- 四、其他规范性文件14
- 五、环保政策性文件14
- 第二节 我国环境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14-20
- 一、环境立法中政府管制色彩浓厚15
- 二、立法内容上缺乏明确性与延展性15-16
- 三、参与过程侧重于末端参与16
- 四、欠缺环境公益受损的救济方式16-17
- 五、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力量薄弱17-18
- 六、我国对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相关立法仍不完善18
- 七、缺乏环境教育的支撑18-20
- 第三章 公众参与机制入法的域外借鉴20-27
- 第一节 典型国家环境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简析20-23
- 一、美国20-21
- 二、日本21-22
- 三、其他国家22-23
- 第二节 域外公众参与机制入法的经验及启示23-27
- 一、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更为充分的法律保障23-24
- 二、构建较为完备环境信息公开制度24
- 三、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24-25
- 四、重视、积极发挥环境NGO的作用25
- 五、普及环境教育25
- 六、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多样、途径广泛25-26
- 七、配套制度较完善26-27
- 第四章 我国环境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途径27-37
- 第一节 确立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障与救济途径27-31
- 一、构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基础27-28
- 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28-31
- 三、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中对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规定31
- 第二节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31-33
- 一、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31-32
- 二、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32-33
- 第三节 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33-34
- 一、环境法实施的“固本”手段——加强环保宣传教育33-34
- 二、环保宣传教育的制度构建34
- 第四节 健全环保NGO制度34-37
- 一、健全环保NGO制度的顺势性34-35
- 二、现阶段我国环保NGO制度存在的问题35
- 三、我国环保NGO制度的健全渠道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0
- 后记40-41
- 附录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劲;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之公众参与问题研究——兼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的施行[J];法学评论;2004年02期
2 张璐;论我国环保法律制度框架的重构[J];法学;2004年12期
3 张宇;关胜超;
本文编号:295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9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