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我国《环境保护法》按日连续处罚制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2:16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保护法》按日连续处罚制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严重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所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损害的本身。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让人倍感紧张和焦虑,其所反映出环境污染呈现出的爆发式的诸多原因。单从法律角度来讲,立法的模糊,制度的失灵,执法者的不作为和无奈等等,使得“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局面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改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此次修改贯彻了“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通过“顶层设计”以法律的形式将许多新的制度融入到环境法中,以“零容忍”、“乱世用重典”的态度向环境污染宣战。其中在众多新制度中最大亮点之一莫过于确立了“按日连续处罚”制,把“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治理”,不仅将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有效的制止、规制和加大惩罚违法行为的力度。一方面,不仅是对持续多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诟病的回应和补救,也有效的震慑“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排污者,提高其违法成本。另一个面,该制度为守法者创造了良好的、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其有序的竞争提供了保障性的机制。本文在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特别是参看了不少有关学者对于重庆和深圳的立法模式分析思考的文章,以及最新关于该制度的理论解读。同时基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作出的重大调整和新增加的制度内容,并结合环保部出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规定等进行问题分析。阐述了确立“按日连续处罚”制的主要原因,如处罚数额较少,处罚力度有限,处罚标准不一,环境污染自身特有的连续性,经济成本效益等方面。紧接着对该制度的有关性质学说,以及为何我国选择执行罚性质的原因作了说明。接下来进一步说明了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中需要正确把握和理解的条款以及要坚持的原则进行了一一提示。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对该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析,找出需要完善之处。其一,对该制度的基本内容,适用对象、范围、实施程序等进行详细的评析;其二,对该制度与行政法中的制度衔接进行评析,如行政救济、滞纳金、代履行、法院强制执行等,针对以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希冀该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实施更加实用有效,能够很好的遏制当前环境污染的不断加深,真正达到立法的有效预期。
【关键词】:按日连续处罚 行政救济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 裁量基准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 按日连续处罚制相关问题概述13-27
  • 第一节 按日连续处罚制的概念界定13
  • 一 概念13
  • 二 特征13
  • 第二节 确立按日连续处罚制的主要原因13-18
  • 一 环境罚款处罚制度的本身问题14-15
  • 二 环境违法行为的连续性15-16
  • 三 符合经济成本效益原理16
  • 四 加强保护环境的迫切需要16-18
  • 第三节 按日连续处罚制性质分析18-21
  • 一 按日连续处罚制的有关学说18-19
  • 二 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关系19
  • 三 选择执行罚性质的原因分析19-21
  • 第四节 按日连续的执行原则21-23
  • 一 处罚法定原则21-22
  • 二 公众参与原则22
  • 三 惩教相结合原则22
  • 四 信息公开原则22-23
  • 第五节 按日连续处罚的基本内容23-27
  • 一 适用条件23-24
  • 二 适用范围24-25
  • 三 计罚方式25
  • 四 实施程序25-27
  • 第二章 按日连续处罚制中存在的不足27-35
  • 第一节 制度基本内容存在的问题27-32
  • 一 适用对象较模糊27
  • 二 适用范围较狭窄27-28
  • 三 处罚基数不统一28
  • 四 裁量基准欠缺28-30
  • 五 实施程序待完善30-31
  • 六 罚金使用缺乏规制31
  • 七 未建立企事业单位内部举报制度31
  • 八 缺乏守法激励和柔性执法31-32
  • 第二节 按日连续处罚制与行政法律制度衔接问题32-35
  • 一 如何进行行政救济32
  • 二 适用《行政强制法》“滞纳金”的问题32-33
  • 三 与《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的关系33
  • 四 “拒不改正”与是否“代履行”的问题33
  • 五 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问题33-35
  • 第三章 完善按日连续处罚制的有关思考35-43
  • 第一节 完善按日连续处罚制度的基本内容35-40
  • 一 明确适用对象的含义35
  • 二 扩大适用范围35
  • 三 统一处罚基数35-36
  • 四 设计裁量基准36
  • 五 健全实施程序36-37
  • 六 规制罚金的使用37-38
  • 七 建立企事业单位内部举报制度38-39
  • 八 采取守法激励和柔性执法39-40
  • 第二节 按日连续处罚与行政制度的衔接40-43
  • 一 与行政救济的衔接40-41
  • 二 难以适用“滞纳金”41
  • 三 未突破《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五条规定41-42
  • 四 “拒不改正”不适应“代履行”42
  • 五 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衔接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6
  • 个人简历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再祥;;我国现行连续罚制度之检讨——基于行政法体系与规范本质的思考[J];法学评论;2012年03期

2 朱新力;论一事不再罚原则[J];法学;2001年11期

3 汪劲;严厚福;;构建我国环境立法中的按日连续处罚制——以《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为例[J];法学;2007年12期

4 宁立成;;我国检举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美国“吹口哨人保护法”及其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雨燕;环境行政处罚研究:原则、罚制与方向[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晓红;我国环境污染行政罚款标准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保护法》按日连续处罚制完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