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13:00

  本文关键词: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反映了合理利用和养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性,而传统的对渔船渔具的投入式管理手段在应对日趋恶化的资源危机面前已经力不从心,人们急切的需要寻求新的治理和养护的手段来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种基于渔业资源生物特性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产出式渔业管理手段——限额制度,在国际社会的探索下逐步走向历史的舞台。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基本理论。对海洋渔业限额捕捞予以了明确的定义,海洋渔业限额捕捞具有排他性、时效性和可转让性等特征。公地悲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特许物权理论都是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理论支撑。对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基本理论的概述,探究海洋渔业限额捕捞制度的存在基础,更有助于之后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制度设计。第二部分论述了国外的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法律制度以及评价。在新西兰、冰岛等渔业发达国家,渔业限额捕捞制度已经基本完全实施,覆盖了大部分海域及鱼种,其有较为完善的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都在法律规定中逐步完善。国外的海洋渔业限额捕捞制度在立法、执法以及流转上都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参考。第三部分浅析了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制度现状的剖析,发现我国的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科学的总可捕捞量设定还比较困难,我国关于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流转制度规定不明确,对于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监管主体规定还不完善。第四部分提出了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的完善。根据上文中对渔业发达国家的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的介绍及评析,结合我国目前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反思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并对此进行完善,主要从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立法、总可捕捞量的确定、捕捞限额的流转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几方面来优化我国的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
【关键词】: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 总可捕捞量 限额转让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4;F32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序言9-10
  • 1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基本理论10-15
  • 1.1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概念10
  • 1.2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法律特征10-11
  • 1.2.1 排他性10
  • 1.2.2 时效性10-11
  • 1.2.3 可转让性11
  • 1.3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理论基础11-15
  • 1.3.1 公地悲剧理论11-12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12-14
  • 1.3.3 特许物权理论14-15
  • 2 国外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法律制度及评价15-21
  • 2.1 国外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15-20
  • 2.1.1 新西兰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15-17
  • 2.1.2 冰岛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17-18
  • 2.1.3 韩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18
  • 2.1.4 美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18-20
  • 2.2 对国外的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的评价20-21
  • 2.2.1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规范较为细化20
  • 2.2.2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执法较为规范20-21
  • 2.2.3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流转较为完善21
  • 3 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1-27
  • 3.1 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的现状21-23
  • 3.2 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23-27
  • 3.2.1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3-24
  • 3.2.2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总可捕捞量确定存在困难24-25
  • 3.2.3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流转的规定缺失25-26
  • 3.2.4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监管体系不完整26-27
  • 4 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的完善27-37
  • 4.1 健全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27-29
  • 4.1.1 对海洋渔业进行专门立法27-28
  • 4.1.1.1 对海洋渔业进行专门立法的理由27-28
  • 4.1.1.2 在海洋渔业法中对海洋渔业捕捞进行专章规定28
  • 4.1.1.3 确定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适用原则及方式28
  • 4.1.2 完善海洋渔业捕捞的地方性法规28-29
  • 4.2 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总可捕捞量的确定29-32
  • 4.2.1 实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海洋水域29-30
  • 4.2.2 确定适合适用限额捕捞的鱼种30-31
  • 4.2.3 建立完善的渔获统计报告制度31-32
  • 4.3 构建海洋渔业捕捞限额的流转制度32-34
  • 4.3.1 限定海洋渔业捕捞限额流转的主体32-33
  • 4.3.2 制定海洋渔业捕捞限额流转的程序33-34
  • 4.3.2.1 海洋渔业捕捞限额流转的主体模式33
  • 4.3.2.2 海洋渔业限额流转的变动模式33-34
  • 4.3.2.3 登记对抗主义的具体操作构想34
  • 4.4 完善我国海洋渔业限额捕捞的监管体系34-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2
  • 致谢42-43
  • 攻读成果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勇;;个体可转让配额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文献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苏新红,张壮丽,方水美;新西兰实施ITQ管理概述[J];海洋渔业;2003年02期

3 刘新山;冰岛的捕捞渔业权制度──可以转让的配额制[J];中国水产;2001年08期

4 杨得前;建立配额捕捞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产;2004年04期

5 唐建业,黄硕琳;渔业配额权流转的制度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李家才;陈工;;海洋渔业过度捕捞与私人可转让配额[J];生态经济;2009年04期

7 白洋;;新西兰渔业配额捕捞制度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08期

8 白洋;;论渔业配额制度的起源及其内在法律特征[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9 慕永通;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徐祥民;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法的本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芸;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配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明秀;新西兰配额管理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方芳;捕捞限额制度施行效果及实施对策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吴文燕;基于适应性管理的个别可转让配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海洋渔业限额捕捞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38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9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