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行政黑名单类型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2 17:26
  作为行政机关对行政失信行为人采取失信惩戒的具体应用和核心体现的行政惩戒机制——行政黑名单,其旨在通过行政法律的手段,对严重失信者和违法者施以行政信用惩戒,督促迫使行政违法失信人自觉履行其应当履行的信用义务,恢复社会信用秩序。行政黑名单对于行政相对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甚至日常生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行政黑名单却出现了一系列违背建立初衷的问题,既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尽到最大的保护,又可能成为行政机关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帮凶”,严重损害了行政黑名单的法律权威及行政黑名单的公信力,行政黑名单的地位极其尴尬。因此,为维护行政黑名单权威,将行政黑名单引回既定轨道,革除行政黑名单存在的弊病,对行政黑名单的规制刻不容缓和不可轻视。本文通过类型化的视角,尝试在行政黑名单规制的方式上提出相关的思考和建议,使得行政黑名单不再简简单单只是一张“黑名单”,而成为维护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权利宣言,成为行政机关在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建设的法宝利器。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我国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现状
    2.1 我国行政黑名单制度的形成
        2.1.1 我国行政黑名单制度的确立
        2.1.2 我国既有行政黑名单的表现形式
    2.2 我国行政黑名单制度的乱象
        2.2.1 可操作性差,影响执法效率
        2.2.2 执法宽严度不一,争议增多
        2.2.3 有失公平,违背行政黑名单制度建立的初衷
        2.2.4 参与权与知情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2.2.5 异议与救济程序不完善
        2.2.6 行政黑名单存在大量“僵尸条款”
    2.3 行政黑名单制度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2.3.1 行政黑名单列入标准杂乱
        2.3.2 行政黑名单缺乏原则导向
        2.3.3 行政黑名单程序理念模糊
第3章 行政黑名单类型化的提出
    3.1 行政黑名单类型化的含义
    3.2 行政黑名单类型化的必要性
        3.2.1 类型化有助于规范列入标准
        3.2.2 类型化是公平正义的体现
        3.2.3 类型化强化程序控制
        3.2.4 类型化有助于提升效率
        3.2.5 类型化规范实体运作
第4章 行政黑名单类型化的具体构建
    4.1 行政黑名单类型化的基本原则
        4.1.1 合法原则
        4.1.2 适当原则
        4.1.3 信用约束原则
        4.1.4 联合惩戒原则
        4.1.5 保障私权原则
        4.1.6 社会共治原则
    4.2 行政黑名单的具体分类
        4.2.1 普法型行政黑名单
        4.2.2 备案型行政黑名单
        4.2.3 警示型行政黑名单
        4.2.4 惩罚型行政黑名单
    4.3 类型化后行政黑名单的作用方式
第5章 行政黑名单暨类型化的实现形式
    5.1 制定统一行政黑名单规范,建立统一行政黑名单联网库
    5.2 行政黑名单类型化与失信联合惩戒
        5.2.1 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是行政黑名单类型化的重要保障
        5.2.2 类型化是联合惩戒机制的必要前提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676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676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