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试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26 15:11

  本文关键词: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试行情况的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是一项预防腐败、保障清正廉洁的有效措施,被很多国家推崇,并且已经在许多国家确立起来,称其为“阳光法案”。不单保障了民众的监督权,提高了政府公信力,也是公职人员职业道德的体现。推进制度的试行,力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积极促进我国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立法,完全契合我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消除滋生腐败土壤的总要求。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于2008年5月出台《关于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紧接着,在2009年1月,阿勒泰地区在网站上公开了55名副县级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资料,接着在2009年2月,公开了千余名县处级及科级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情况。“科级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率是100%,县处级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率是98.97%。”使其财产情况受到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为根治腐败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了参考。2009年1月,浙江慈溪地区700名副局级职位以上的公职人员实现了廉政情况的公开。湖南浏阳市于2009年3月在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出2009年将建立起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这是切合我国建立新制度的普遍做法——从试点地区开始,然后向全国推广。由此可以看出,实施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是时代的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向。所以,加强对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调查研究,剖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以试点地区作为调研分析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实行情况及特点,总结实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介绍并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对试点地区公众进行问卷调研,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社会公众对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态度和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指出了试点地区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意见,包括制度上的建议和实施过程中的建议,全方位的推进和保障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实行。
【关键词】:公职人员 财产申报与公开 调研报告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2
  • 一、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实行情况12-17
  • (一)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12
  • (二)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实行情况12-16
  • 1.典型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实行情况12-15
  • 2.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实行情况对比分析15-16
  • (三)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实行情况分析评价16-17
  • 1.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积极成果16-17
  • 2.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缺陷17
  • 二、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调研分析17-22
  • (一)调研意图和基本情况17-18
  • 1.研究意图17
  • 2.调研基本情况17-18
  • (二)问卷的统计分析18-22
  • 1.对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认知态度分析18-19
  • 2.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主体范围19-20
  • 3.财产申报的范围20
  • 4.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监督机关20-21
  • 5.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阻碍分析21-22
  • (三)调研结论22
  • 三、试点地区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探索中遇到的问题22-24
  • (一)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制定上存在的问题22-23
  • 1.法律位阶较低22
  • 2.主体范围不全面22
  • 3.内容、范围不具体22-23
  • 4.审查和监督机制不健全23
  • 5.隐私权益与财产公开难以权衡23
  • 6.责任制度不完善23
  • (二)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实施上遇到的问题23-24
  • 1.配套措施不健全23
  • 2.社会观念落后23-24
  • 四、完善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建议24-29
  • (一)完善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制定24-27
  • 1.立法保障24
  • 2.申报与公开主体24-25
  • 3.申报与公开的内容范围25
  • 4.申报与公开的受理与审核机制25-26
  • 5.隐私权益与财产公开的权衡26
  • 6.完善责任制度,加大惩罚力度,增加奖惩措施26-27
  • (二)完善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实施27-29
  • 1.完善相关配套措施27-28
  • 2.对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设定“缓冲期”28
  • 3.培养认同感,提高社会认识28-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致谢32-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华萍;彭芹芹;江明芙;丁新年;;浅议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有效构建——以财产申报为核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6期

2 曾亚波;;财产申报应从用足现有制度资源开始[J];法治与社会;2009年06期

3 王世昌;;尴尬的“财产申报”[J];学习月刊;2001年12期

4 黄卫平;财产申报,刀刃锋利否?[J];南风窗;2003年11期

5 寇建平;;财产申报:制度觉醒的反腐利器[J];新远见;2005年04期

6 邬思源;邬福源;欧晓明;;我国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化的现实困境与前瞻[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7 未名;;七成受访官员反对“财产申报”制度说明了什么?[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8年10期

8 罗蔚;;财产申报:为官员戴上“紧箍咒”[J];公民导刊;2009年02期

9 连峻峰;;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与理性反腐[J];中国检察官;2009年04期

10 黎慈;;美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启示——从萨默斯的财产申报风波说起[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媛;;试析财产申报中瞒报行为的危害及对策[A];教育系统廉政探索(第四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余建华邋通讯员 辛成;江干法院“财产申报令”显威力[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记者 王国庆;杭州法院公开“老赖”财产申报[N];商务时报;2007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包力 于瀛;面对国徽宣誓财产申报真实[N];深圳商报;2006年

4 任建民;泰国卫生部长因财产申报问题面临丢官[N];人民日报;2008年

5 涂永珍;美国财产申报立法实践及对我们的启示[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陈台荣邋成执 本报记者 晨迪;无视财产申报令 一批老赖被罚款[N];成都日报;2008年

7 朱四倍;“裸体做官”隐喻财产申报缺位[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四川在线博主 徐光木;官员反对说明财产申报很有必要[N];四川日报;2008年

9 吴龙贵;财产申报:走出坚实的第一步[N];证券时报;2009年

10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财产申报的阳光正在跃出地平线[N];东方早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树谋;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建制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金;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障碍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彭馨;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潘露;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试行情况的调研报告[D];辽宁大学;2015年

5 马多环;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制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席源;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陈建华;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D];湖南大学;2010年

8 赵光铁;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及改善对策[D];延边大学;2011年

9 陈佳旎;提升我国财产申报制度执行力的路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常雪文;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审计与责任追究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试行情况的调研报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97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6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