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劳动法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4-05-31 00:21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劳动法变迁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前30年,由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公私所有制二元结构且具有一定社会法属性的劳动法逐步走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公有(国营)制的公法属性劳动法。改革开放40余年来,则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法属性劳动法,其中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产权改革等量齐观。上述变迁所形塑的劳动法现行模式的成效和不足表明,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与公法路径依赖的结合,法治与改革的互动,既是经验也有教训。面向新时代,把握"中国特色"的动态性和时代性,关键性难点是基于市场经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的劳动法一般性与基于中国国情的劳动法特殊性如何结合;改进劳动法现行模式,需要重构劳动法、民法和社会保险法的关系,以扩大劳动者保护范围并分类配置保护手段;优化劳动制度改革中的法治,应当加强单项劳动立法成果向劳动基本法的转化,地方劳动立法成果向中央劳动立法的转化,法律适用相对能动成果向劳动立法的转化。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前30年的劳动法变迁及其简要评价
(一)三个阶段及其变迁主线
(二)重要标志及其意义
1.《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195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1951年)
4.《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1952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三)简要评价
二、改革开放40年的劳动法变迁及其成就
(一)阶段划分及其变迁主线
(二)四座里程碑及其意义
(三)劳动法的重要转变
1.政策治理转向法律治理
2.劳动力资源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
3.不同所有制劳动关系分别立法转向统一运行规则
4.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转向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5.劳动者身份差别转向劳动者平等
6.劳动关系管理行政化转向“三方”协调机制
7.国家劳动保险转向社会保险
(四)劳动合同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产权改革等量齐观
三、改革开放40年劳动法变迁的经验教训
(一)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与公法路径依赖的结合
(二)法治与改革的互动
1.纲要式劳动基本法引领与单项劳动立法配套的互动
2.中央劳动立法先导与地方配套规则创新的互动
3.劳动立法相对滞后与法律适用相对能动的互动
四、70年劳动法变迁的启示
(一)体现“中国特色”
(二)重构“三法”关系
(三)实现改革与法治互动
本文编号:3984884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前30年的劳动法变迁及其简要评价
(一)三个阶段及其变迁主线
(二)重要标志及其意义
1.《共同纲领》(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1950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1951年)
4.《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1952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三)简要评价
二、改革开放40年的劳动法变迁及其成就
(一)阶段划分及其变迁主线
(二)四座里程碑及其意义
(三)劳动法的重要转变
1.政策治理转向法律治理
2.劳动力资源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
3.不同所有制劳动关系分别立法转向统一运行规则
4.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转向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5.劳动者身份差别转向劳动者平等
6.劳动关系管理行政化转向“三方”协调机制
7.国家劳动保险转向社会保险
(四)劳动合同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与产权改革等量齐观
三、改革开放40年劳动法变迁的经验教训
(一)公法私法化/社会化与公法路径依赖的结合
(二)法治与改革的互动
1.纲要式劳动基本法引领与单项劳动立法配套的互动
2.中央劳动立法先导与地方配套规则创新的互动
3.劳动立法相对滞后与法律适用相对能动的互动
四、70年劳动法变迁的启示
(一)体现“中国特色”
(二)重构“三法”关系
(三)实现改革与法治互动
本文编号:3984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3984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