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行政法论文 >

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05:00

  本文关键词: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的研究即是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此领域研究滞后的理论要求,其诞生乃是民事第三人责任制度在行政赔偿领域适用的结果。然而行政赔偿视域下的第三人过错情形因其主体的特殊性,其权利义务关系也与一般的民事第三人过错情形下平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有所区别。当行政赔偿中出现第三人过错的情形下,即行政主体与第三人过错同为损害发生或行政相对人对损害后果同时具有过错以及多个行政主体对应当对同一个损害结果均应承担责任的情况出现时,往往会出现赔偿责任主体模糊不清,具体赔偿责任分配不清的问题,产生了行政赔偿责任承担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的问题;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主体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应当如何承担;当前我国的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的具体情形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当前第三人过错情形下的行政赔偿责任承担原则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望能对之后的论文写作厘清概念,清理思路,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而我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第三人过错情形下的行政赔偿责任承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可以作为度量衡的规定,如我国国家赔偿法只规定了受到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行政相对人可以获得取得赔偿的权利,并且将多种过错共同存在的情况归类于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而并未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是完全免除了行政主体的赔偿责任,还是部分免除,该条款同样含有一个兜底条款,即在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该情形是何种情形也并未作出具体说明。同样的民法通则第121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中都仅对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有权请求赔偿加以规定。而如何在第三人过错情形之下将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赔偿请求权落到实处,使得法律行之有效,能够付诸实践,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应当从法条出发,围绕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的原则,根据行政法学理论,最终在实践上形成较为切实可行的司法实践方法。
【关键词】:第三人过错 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责任承担 免责情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1
  • 第一章 第三人过错情形范畴分析11-24
  • 第一节 行政赔偿法中第三人过错情形11-16
  • 一、脱胎于侵权责任法中的第三人过错情形11-12
  • 二、行政赔偿法视角下的第三人过错情形概述12-14
  • 三、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的产生和蜕变14-16
  • 第二节 源于案例的第三人过错情形研究价值思考16-24
  • 一、第三人过错情形的研究与行政主体执法公信力17-18
  • 二、第三人过错情形的研究与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18-20
  • 三、第三人过错情形的研究与司法公正20-22
  • 四、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的特殊性22-24
  • 第二章 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的理论基础24-35
  • 第一节 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现状24-28
  • 一、现有相关法律规定24-26
  • 二、审判实务之中确立的承担范围26-28
  • 第二节 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分析28-32
  • 一、第三人过错对行政侵权行为的主体的影响29
  • 二、第三人过错对行政侵权行为的影响29-30
  • 三、第三人过错对损害事实的影响30-31
  • 四、行政主体、过错第三人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31-32
  • 第三节 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适用的原则32-35
  • 一、现有适用原则32-34
  • 二、我国行政违法原则的适用对第三人过错情形的影响34-35
  • 第三章 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制度的完善35-44
  • 第一节 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的法制思考35-40
  • 一、《国家赔偿法》中第三人过错情形的明确化35-36
  • 二、第三人过错情形下的审判模式改进36-38
  • 三、第三人过错情形下的行政赔偿程序调整38-40
  • 第二节 实务操作中存在的第三人过错常见情形及应对40-44
  • 一、过错第三人赔偿责任承担的能力有限的情形40-41
  • 二、行政相对人的民事活动对行政赔偿责任的影响41-42
  • 三、行政主体向过错第三人追偿的情形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柏生,田茹;从一起行政赔偿案得到的思考[J];中国检验检疫;2000年07期

2 雷云岚,陈顺安,余虎林,向义平;一起检疫行政赔偿败诉案引发的思考[J];畜牧兽医杂志;2001年01期

3 金国军;何为税务行政赔偿?[J];四川财政;2002年08期

4 陈艳美;行政赔偿的基本精神简析[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4年04期

5 金玉;关于行政赔偿的几个问题[J];滁州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琴;肖军;;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反思与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7 马丹妮;;确立“无过错责任”为行政赔偿归责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8 徐向暹;;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行政赔偿法律制度[J];社科纵横;2009年11期

9 王名扬;法国公务员的行政赔偿责任[J];比较法研究;1987年01期

10 杨兴定;论道路瑕疵致害的行政赔偿责任[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坚;;对行政赔偿有关问题的探讨[A];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论文选编[C];2003年

2 陈建富;;论行政赔偿立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辑)[C];2006年

3 黄富银;蔡伟雄;汪建君;;行政赔偿与司法精神疾病鉴定的相关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严增娥;;行政赔偿实务中的“虚假理赔”初探[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5 董光斗;董健;;浅论行政赔偿中的追偿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6 文正邦;温泽彬;;宪政视野下的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问题探讨[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昌;税务行政赔偿的程序[N];财会信报;2011年

2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人民法院 张杰 范红佳;政府不作为与行政赔偿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景象 王坤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赔偿中与违法建筑混同的建材不应获赔[N];人民法院报;2014年

4 侯丽萍;行政赔偿调解原则[N];东营日报;2005年

5 陈坚;行政赔偿案件执行:何时不再难[N];广西政法报;2001年

6 李洋;羁押期间被殴致残能否获得行政赔偿[N];甘肃法制报;2007年

7 缪军;申请行政赔偿勿超时[N];检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晓燕 本报通讯员 刘为念 吴行 顾建国;房地产错误登记引出行政赔偿案[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缪军;申请维权超时,,能否得到行政赔偿[N];民主与法制;2001年

10 张玉录;行政赔偿责任的确定[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保保;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的适用冲突探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季薏;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赵立波;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马丹妮;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重塑[D];延边大学;2010年

5 杨仕强;我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李晓妍;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刘刚;行政赔偿决定[D];武汉大学;2005年

8 朱纪全;行政赔偿司法确认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9 胡清福;行政赔偿中的过错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朱斌;试论我国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第三人过错情形下行政赔偿责任承担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500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6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