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的质押及其价值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21:01

  本文关键词:专利的质押及其价值评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为具体落实,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完善成果转化激励和创新激励政策,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技术市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在此背景下,2016年1月,习总书记提出供给侧改革,创新是其推进线路之一。这些政策文件的陆续制定,为专利的运用提供了良好契机。随着近年来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大量涌现,关于专利的利用途径或者如何充分发挥其功能价值,更加地受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重视。同时专利拥有量最多的中小企业也面临最大困境,即企业发展资金匮乏,其直接影响结果是,难以发挥专利的使用价值,也无力对已有专利进行技术革新再创造。充分利用专利权的交换价值,实现企业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良好选择。虽方向明确,却前行波折,在中小企业以专利权为质押标的的权利担保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质押贷款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在质押的设定程序上规定粗糙,对质押合同签订前的审查程序规定阙如,专利质押合同管理混乱,质押的效力规定不完善,专利价值评估欠缺科学性,评估规范和评估市场尚未统一,等导致实务操作的众多不确定,质权人无形承受诸多风险。致使专利质押业务迟迟未有明显地起色。专利质押理论虽有研究,但比较零散。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展开论述。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专利质押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介绍,包括专利制度价值取向等给予了说明。以期对专利质押进行初步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专利质押的设定程序,以及质权成立以后的效力问题做了梳理。专利质押本身就是一项过程,其设定和完成后的效力的规则是题中之意。专利质押的环境如何,现状怎样,有否对专利质押有所促进,其消极影响如何改进甚至消弭,是第三部分的研究重点。而专利的价值评估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设质的核心问题,攸关质押制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即专利质押的设立和专利权利的实行,对评估规范、机构、人员做一些深入理解实有必要。文章最后,针对理论与现实问题,从专利制度的价值选择、价值评估、风险控制和分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粗略的看法。
【关键词】:专利 专利的质押 价值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前言9-11
  • 第一章 专利质押的概念及价值取向11-17
  • 第一节 专利质押的法律界定11-14
  • 一、专利质押的概念11
  • 二、专利质押的特征11-14
  • 三、专利质押与其他权利质押14
  • 第二节 专利质押制度的价值取向14-17
  • 一、安全性价值15
  • 二、效益性价值15-17
  • 第二章 专利质押的设定与效力17-26
  • 第一节 专利质押的设定17-20
  • 一、合同前的审查程序17-18
  • 二、专利质押合同18-19
  • 三、专利权质权公示19-20
  • 第二节 专利质押的效力20-26
  • 一、专利质押的效力是否及于出质前的许可行为20-21
  • 二、专利质押的效力是否及于后续的改进技术21-22
  • 三、专利质押对质权人的效力22-23
  • 四、专利质押对出质人的效力23-26
  • 第三章 专利质押的环境分析26-35
  • 第一节 专利质押的内部环境26-29
  •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26-27
  • 二、金融机构27-29
  • 第二节 专利质押的外部环境29-35
  • 一、专利质押的法制环境29-32
  • 二、专利质押的担保机构32-33
  • 三、专利质押的交易市场33-35
  • 第四章 专利的价值评估35-44
  • 第一节 专利价值评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5-38
  • 一、专利价值评估的必要性35-36
  • 二、专利价值评估的可行性36-38
  • 第二节 专利质押价值评估的影响因素38-41
  • 一、专利的现实法律状态38-39
  • 二、专利的类型和创新度39
  • 三、专利的长度(寿命)和宽度39-40
  • 四、评估机构及人员的水平40
  • 五、成果转化潜力、未来收益及风险40-41
  • 第三节 专利价值评估的方法41-44
  • 一、重置成本法41
  • 二、现行市价法41-42
  • 三、收益折现法42
  • 四、质押系数法42-44
  • 第五章 专利质押制度的完善44-51
  • 第一节 正确处理安全和效益的关系44-45
  • 第二节 完善专利质押价值评估体系45-47
  • 一、完善价值评估规范45
  • 二、权威的评估机构及专业的评估人员45-46
  • 三、严格责任承担制,谁评估谁负责46
  • 四、完善如交易市场等评估的配套服务46-47
  • 第三节 完善专利保险,分散质押分险47-51
  • 一、专利保险47
  • 二、专利保险的现状及问题47-48
  • 三、完善专利保险制度的建议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忠;欧洲联盟协调专利制度的新举措——评欧洲委员会关于设立“共同体专利”的建议[J];知识产权;2001年04期

2 张守谋;;专利权人,你的专利维护了吗?[J];科技信息;2002年10期

3 雍海峰;专利权的自我保护[J];砖瓦;2003年02期

4 曹津燕,肖云鹏,石昱,黄庆,瞿卫军,刘洋;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二)——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J];知识产权;2004年05期

5 刘洋,瞿卫军,黄庆,肖云鹏,石昱,曹津燕;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三)——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J];知识产权;2004年05期

6 王少冗;;问专利谁主沉浮——郑州拓普轧制技术有限公司专利纠纷案纪实[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5年02期

7 本刊通讯员;;专利权的主要特征[J];煤气与热力;2007年08期

8 龙华明裕;侯艳姝;;高价值基本专利的申请策略[J];知识产权;2008年03期

9 武雪萍;李赞捧;;我国对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10 倪敏;;企业专利权常见问题[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改珍;;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挑战专利的意义——兼论专利对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杨国权;;关于专利挖掘的探讨[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斌强;刘文镐;陈辉;;提高中国专利市场流动性:专利服务行业的重任[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4 吴照幸;;标准与专利的比较分析探讨[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5 魏国华;;初探专利中介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四部分[C];2013年

6 侯剑华;朱晓清;;专利价值在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寇宗来;;专利保护宽度和累积创新竞赛中的信息披露[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8 张晓都;;标注专利标记与专利号是专利权人的权利还是义务[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9 王蔚林;李桂玲;;我国纳米印刷技术专利挖掘与布局机制构建[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赵菊兰;陈海龙;;国外网上主要专利资源及检索方法[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鸣;跨国手机巨头酝酿发起“专利攻击”[N];工人日报;2004年

2 吕昆;标准与专利对墙体保温企业的意义[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苏娟 通讯员 贾鹏雷;3G专利费,弄清楚了再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4 郑钢邋邓勇;奖罚分明为创用专利清障[N];中国财经报;2007年

5 记者  胡洪森;突破专利短板,从视频开始[N];中国电子报;2006年

6 记者  胡春民;消费电子专利:引进与创新并举[N];中国电子报;2006年

7 记者  胡春民;自主研发,“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电子报;2006年

8 吴学安;中国企业如何摆脱涉外专利侵权之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王振宇;专利之痛——知识产权保护[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吴红雅;科技引领发展 创新支撑竞争[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利;专利联营许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蓉蓉;面向复杂语义的专利本体构建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张虎胆;基于专利网络方法的技术竞争对手识别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刘珍兰;公众参与专利评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郁琛;促进创新的专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郭济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冲突与协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熠;中国农业公共科研体系专利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8 方曙;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石岩;论专利技术的授权策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高林;专利知识宽度、创新与激励[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鹏翔;专利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晓满;专利技术评估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邵勇;专利指标及其经济效益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李华;失效专利的价值开发[D];武汉大学;2004年

5 徐金辉;浙江省平湖市专利激励政策评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于富丽;博世集团专利计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程程;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陈海月;中国“专利投机”现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张小敏;专利商业化模式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0 余凯;专利权人权利懈怠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专利的质押及其价值评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311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6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