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迈气象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希迈气象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优化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股本中,性质不同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激励、降低代理成本、监督内部治理机制均有较大影响。从各股东持股比例区分,将股东分类为第一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管理层持股和社会公众股。持股比例多少影响股东的根本利益。对于诸如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等事项,持股比例越高,越会取得对自身有利的结果。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影响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对于大部分公司而言,股权结构的优化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影响,我国资本市场也高速发展起来,尤其是2013年1月16日揭牌的“新三板市场”,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就此初步建立。新三板市场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层,从挂牌门槛、分层制度、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制度、优先股制度等方面,都为挂牌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和上市公司、挂牌公司的增多,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宝万之争”。“宝万之争”的原因,究其根源是由于股权结构失衡所引发的敌意收购。因此,股权结构的优化设计成为公众公司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股权结构合理,公司治理才能完善,才能保护投资者,才能保证公司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根据股权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仪器仪表行业和长春希迈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性,依托股权结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股权激励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等理论,借鉴国外双重股权结构的设置及我国在此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并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于股权结构在股权集中程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股权激励相关结论,对长春希迈气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股权优化策略。通过对希迈气象公司股权结构分析,发现希迈气象当前股权结构设计不合理、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不合理,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比例均不合理。作者对希迈气象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发现,公司股权结构分布设计比较随意,政府对公司股权改革的控制比较多,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作用认识不清,以及国企改制遗留的全员持股造成。针对希迈气象公司存在的股权结构问题,作者提出优化策略。首先,公司应科学合理的调整股权结构,提高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其次,公司应实现股东属性的“去国有化”,促进国有股适度安全退出,从而改变行政干预、低效率等现状。再次,公司可从产业上下游、同业公司寻找机构投资者,并强调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战略作用。最后,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条件下,公司应逐次推行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激励模式,并期待双重股权结构尽快在我国实行。
[Abstract]:Equity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propor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shares with different natures in stock capital. Equity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Equity structure encourages the oper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reduces the agency cost. Supervision of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has a greater impact. From the proportion of shareholders to distinguish, the shareholders are classified as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Management shares and public shares.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affec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For such matters as merger, separation, dissolution, liquidation and other matters, the higher the shareholding ratio. The more beneficial results will b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the company determines the company'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affects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pany's operation. For most companies.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factors, China's capital market has also developed at a high speed. In particular, the "new third board market", which was unveiled in January 16th 2013, marks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system, which is an important layer of China's multi-level capital market. From listing threshold, stratification system, private debt issuance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preferred stock system and so on, it provides a good platform for listed enterprises.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and listed companies.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also exposed a lot of problems. In particular, it is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 "Baowan dispute". The reason for the "Baowan controversy" is the hostile takeover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of the equity structure. The optimization of ownership struc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hat public compan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quity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equity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corporate governance can be improved, only in order to protect investor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optimiz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instrumentation industry and Changchun Himai Meteor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f the particular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quity structure, principal-agent theory, equity incentive theory and Maslow's hierarchy of demand theory,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setting of foreign dual equity structure and the prospectiv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of our country. And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in the degree of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olding ratio and equity incentive related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Himai Meteorological Co., Ltd.,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ownership structure design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proportion of state-owned shareholders is unreasonabl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rtion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olding shar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are unreasonabl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Himai weather problems and finds that the company equity structure distribution design is random. The government has more control over the corporate equity reform,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o not understand the ro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of the legacy of full shareholding. First of all, the company should adjust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Secondly, the company should realize the "denationalization" of shareholders' attributes. Promote the appropriate safe withdrawal of state-owned shares, thereby changing the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inefficient and other status quo. Thirdly, companies can look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from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industry. Finally, under the current leg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the company should carry out the business partner incentive mode of Vanke one after another. And look forward to dual ownership structure as soon as possible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6.4;F2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秋君;美日两国公司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启示[J];会计之友;2005年05期
2 董志勇;韩旭;刘学功;;论大股东持股和国家持股的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谭雪梅;日、美、德公司股权结构的分析与启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杨春宝;公司如何解散[J];科技创业;2005年05期
5 王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治理?[J];中国企业家;2005年16期
6 欧阳志刚;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5年03期
7 宫玉松;;国外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演变及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07期
8 段燕妮,李波;日美公司股权结构简析及启示[J];管理现代化;1994年06期
9 徐义夫;;浅析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瓶颈[J];北方经贸;2014年04期
10 买忆媛;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J];江汉论坛;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子淳;初旭;;公司治理视域下法律对股东保护研究现状展望[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赵增耀;;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朱善利;朱启兵;唐正清;;股权结构、治理模式与公司业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金成隆;纪信义;李欣蓉;;公司股权结构与创新活动绩效之关连性分析:中国新兴市场[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王琨;候宇;;股权结构对公司市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马连福;曹春方;;政府干预、公司治理与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曹国华;林川;;CEO变更、公司业绩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盈余与真实盈余的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叶敏敏;;后金融危机时代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动因及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9 吴越凡;;我国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研究[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10 韩亮亮;;行业竞争、第一大股东与公司绩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申万;一个关于“公司治理”的小故事[N];经理日报;2009年
2 ;上市公司岂是“唐僧肉”[N];中国证券报;2001年
3 冯根福;正确认识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4 记者 金涛;小贷公司施展拳脚正当时[N];浙江日报;2011年
5 刘晓健 刘磊;强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N];证券日报;2003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郭渭鹏;治理扎紧风险篱笆 宁夏上市公司精彩跨越[N];证券时报;2009年
7 彭飞 张燕丽;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将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权益[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熊欣;大股东破产 上市公司福祸难料[N];证券日报;2006年
9 冯小树;被否公司被否理由[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记者 张兰;保监会:推动公司治理架构从“形似”走向“神至”[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海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庞金勇;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张伏波;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阳;制度制约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贵;论中国公司治理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宋志鸿;以激励机制强化公司治理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马磊;高管更换、公司业绩与治理机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捷;公司治理的制度与文化[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猛猛;有限责任公司除名权制度探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2 王多仁;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朱雅宁;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郑春潮;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性与替代性研究[D];西安财经学院;2015年
5 刘慧娟;MC公司并购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峰;JH茶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万昌海;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包逢春;科技型小微企业A公司创立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余坚;J担保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沈靓;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5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40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