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布局优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8-01-20 13:12

  本文关键词: 电子信息制造业 产业集聚 过度集聚 区域转移 出处:《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2001—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面板回归计量模型,考察了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与产业成长的关系,结论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同产业增长呈显著"倒U"型关系。进一步基于分省统计数据和产业梯度转移系数的定量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江苏和浙江3省是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重点地区,北京、上海和福建3省市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具有向外转移的趋势;重庆和四川2省市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和贵州6省可以作为次选地区;河北、山西、江西、山东、云南、陕西和甘肃7省尚不具有承接转移的综合优势,应重点通过提升专业化能力、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效率,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panel regression model from 2001 to 2015,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growth in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growth in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inverted U". Further, based on provincial statistical data and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gradient transfer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Guangdong Province.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are the key areas for the outward transfe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Fujian also has the trend of outward transfer. Chongqing and Sichuan provinces and cities as the first choice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Anhui, Henan, Hubei, Hunan, Guangxi and Guizhou 6 provinces can be selected as secondary regions; Hebei, Shanxi, Jiangxi, Shandong, Yunnan, Shaanxi and Gansu provinces do not have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undertaking transfer, should focus on enhancing specialization, technical level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国内价值链构建及分工研究”(编号:2016M59114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6AMZ009) 中央民族大学2011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平台资助(20160608)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之理论经济学学科经费资助
【分类号】:F426.6
【正文快照】: 一、引言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其发展不仅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还通过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其主体部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制造业发展中长期扮演着领头羊角色,“十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茅云;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成功举办[J];电子技术;2002年11期

2 ;电子信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2年01期

3 ;电子信息产业1~7月增速达29%[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01期

4 ;电子信息产业2004年1~10月完成情况[J];印制电路信息;2005年03期

5 本刊编辑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J];今日电子;2005年02期

6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呈现四个新特点[J];中国信息界;2007年13期

7 ;2008年1~8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集成电路;2008年11期

8 阴志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三十年[J];数字通信世界;2008年12期

9 ;我国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J];中国信息界;2008年04期

10 田静;董铁龙;张晓东;;浅谈廊坊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3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发挥优势 围绕中心 努力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再作贡献[A];中国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8年

6 叶柏彰;;电子信息产品打造“绿色包装”势在必行——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即将出台[A];2004包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现现状与主要思路[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孙中伟;;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转移路径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吕金梅;;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汽车行业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董云庭;;改革开放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检查中心技术负责人 杨檬;应重视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1—7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指标概览[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记者 王宝同 通讯员 刘宗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N];蚌埠日报;2010年

4 市政协常委、市审计局综合科科长 毛鹏程;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N];黄石日报;2011年

5 林火灿;电子信息产业 做大更应求强[N];经济日报;2012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 陈宝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N];中国电子报;2012年

7 时报记者 单毅;电子信息产业:产业转型商机凸显[N];滨海时报;2012年

8 记者 廖德光;电子信息产业占257亿[N];北海日报;2013年

9 记者 姚春鸽;中国将成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N];人民邮电;2013年

10 记者 杨世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N];甘肃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忱忱;FDI对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刘利凡;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度与创新能力相关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4 刘梦;产业集聚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e,

本文编号:1448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448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