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汽车消费贷款违约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 汽车消费贷款 提前还款 逾期还款 Logistic模型 出处:《征信》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个人汽车贷款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的关注热点之一。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汽车消费贷款提前还款违约和逾期还款违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个人特征维度上看,贷款者的体制背景、客户等级对提前还款违约具有显著的影响,对逾期还款违约没有显著影响。从贷款维度上看,享受利率优惠的贷款者具有更大的逾期(提前)还款可能性,而接受高利率的贷款者逾期(提前)还款的可能性更低。当央行利率变动时,汽车贷款利率的灵活调整可以显著地抑制提前还款违约的发生。从汽车品牌维度看,购买国外品牌汽车的贷款者更不容易发生逾期还款违约,但更容易发生提前还款违约,这可能与我国民众爱好"面子"有关。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automobile consumption financial market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and the risk management of personal automobile lo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s of commercial banks. Logistic model is adop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borrower and the customer grad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epayment defaul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fault of overdue repay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an dimension, the borrowers who enjoy the p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 have greater possibility of overdue repayment (prepayment). Borrowers who accept high interest rates are less likely to be late. When central bank rates change. The flexible adjustment of auto loan interest rate can significantly restrain the occurrence of prepayment defaul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tomobile brand, borrowers who buy foreign brands are less likely to default on overdue repayment. But prepayment default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our people's love of face.
【作者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JBK1507K04)
【分类号】:F832.479;F426.471
【正文快照】: 尽管我国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汽车产销量榜首,但汽车市场的整体金融渗透率并不高,2015年仅为35%[1]。与此同时,以汽车企业为主导的汽车金融业务仍面临着诸多压力[2],这为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提供了重要机遇。基于山东省某商业银行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数据,本文探讨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汽车消费贷款风险迫近[J];汽车与配件;2001年34期
2 樊永勤;;我国汽车消费贷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13期
3 李廷芳;警方出手为汽车消费贷款护航[J];汽车与社会;2000年04期
4 关欣;汽车消费贷款问答[J];汽车运用;2000年05期
5 郑烨;“零首付”汽车消费贷款指南[J];汽车与配件;2000年36期
6 郑强 ,薛光聪;与汽车消费贷款零距离[J];世界汽车;2002年04期
7 ;用别人的钱买自己的车——汽车消费贷款知识复习[J];世界汽车;2003年02期
8 白杉;汽车消费贷款仍然是本难念的经[J];北京汽车;2004年01期
9 柯明;汽车消费贷款的实践探讨[J];北京汽车;2004年04期
10 张光荣;汽车消费贷款经销管理[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詹文君;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再度“升温”[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尚可;中国汽车消费贷款风险迫近[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3 郝卫东;汽车消费贷款风险迫近[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4 郭凤 赵建伟;如何拉动汽车消费贷款[N];山西日报;2001年
5 陈春晖;汽车消费贷款合同的定位[N];江苏经济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嘉;汽车消费贷款缘何穷途末路?[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记者 李志悦;汽车消费贷款火沈城[N];中国汽车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庭芳;2002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将增加[N];中国汽车报;2002年
9 李庭芳;汽车消费贷款市场争夺有点乱[N];中国汽车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肖林江;小银行撑起大市场[N];金融时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显龙;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实务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6年
2 杨亮;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宋邦鹏;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伍吉如;银保合作中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风险与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吴家泳;汽车消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王茜;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法律风险与防范[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姜涛;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万华玲;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分析与管理[D];暨南大学;2002年
9 谢国;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运行机制及风险防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孟庆波;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5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465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