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1 09:58

  本文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经济振兴效率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出处:《商业研究》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23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仅缓慢增长,成效不够明显;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经济振兴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小幅提高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引起的,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人口规模对经济振兴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度和对外开放度对经济振兴效率有一定正影响,但作用有限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科技水平的影响为负或不显著。
[Abstract]:Taking 23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uses DEA-Malmquist model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from 2004 to 2014. The panel data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only grew slowly from 2004 to 2014, but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enough; The decline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hange index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ow efficiency of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while the small increase of the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change index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pure technological efficiency change index, and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he scale of popul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The degree of government support and the degree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ve som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but the effect is limited and there are larg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impact of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egative or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5BZ0302 湖北师范大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Kf2016y10
【分类号】:F4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推广创新方法·促进自主创新·服务经济振兴——“2009创新方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2 潘石;论打好基础与经济振兴——学习十二大报告第二部分的体会[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1期

3 本刊编辑部;银行要为经济振兴作出贡献[J];上海金融研究;1983年01期

4 赵文高;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经济振兴[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1年01期

5 王鲁新;发展科技是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关键[J];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10期

6 ;泰国通过经济振兴方案[J];涉外税务;1999年10期

7 刘汉元;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经济振兴[J];经济界;1999年03期

8 ;沈阳重奖为地方经济振兴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项目和个人[J];科技成果纵横;1999年04期

9 姚桂梅;非洲经济振兴不是梦[J];西亚非洲;2000年03期

10 刘荣武;发展工业 促进县域经济振兴[J];老区建设;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姬祥林;;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感赋[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郑协;;通信大上快建 经济振兴繁荣[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二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张荣华;;试论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樊建飞;;我国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析[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5 潘石;;东北经济落后原因诸说评析[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西乌珠穆沁旗委员会书记 海明;在率先实现经济振兴中创新机关党建[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于盟;中企投资南非先读《黑人经济振兴法案》[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3 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郭祥才;正确思想观念引领民营经济振兴发展[N];中国工商报;2013年

4 记者 陈艳春;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全力推进经济振兴和城市转型各项工作[N];鹤岗日报;2014年

5 记者 陈艳春;为推进经济振兴城市转型提供执纪服务和坚强保障[N];鹤岗日报;2014年

6 李向民;精神经济[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管克江;风暴过后话振兴[N];人民日报;2000年

8 周建军 常毅峰 陈国琦;张家口“千村经济振兴”富农民[N];人民日报;2005年

9 孙晓辉;市场翘盼美经济振兴法案[N];证券时报;2008年

10 见习记者 李攀;科学分析宏观经济形势 积极寻求经济振兴对策[N];驻马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云辉;普京时期的俄罗斯经济振兴与经济风险[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凤辉;辽宁经济振兴中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性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2 李梅;东北经济振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晓瑜;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东北经济振兴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4 任延;东北经济振兴的金融支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02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502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4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