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视角的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协同创新评价
本文选题:协同创新 切入点:京津冀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19期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其产业协同创新情况到底如何,值得深入研究。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其1995—2015年相关专利数据建立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区域内部医药制造业各自和整体的协同度进行测算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内专利指标的序参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京津冀地区医药制造业专利方面的创新趋于有序;(2)区域内协同创新子系统中专利价值子系统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3)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协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整体协同创新程度仍居于中等水平。
[Abstrac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Hebei has risen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it is worth further studying how the industrial synergy and innovation should be studied.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patent data from 1995 to 2015, the collaborative degree model of composite system is established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the synergy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parameter of patent index in the region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t shows that the patent innova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ends to be in order (2)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patent value subsystem i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ubsystem in the region is gradually showing up (3) the level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But at present, the overall degre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still in the medium level.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内外现代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态势和对策研究”(15ZLZLZF00970)
【分类号】:F426.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萦;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11期
2 穆荣平;吴灼亮;;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二)[J];世界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3 商月平,袁志远;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5年02期
4 邱家学;孟光兴;何琦;;“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制造业将持续高速增长[J];中国药业;2006年03期
5 李洁;申俊龙;;对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商论;2009年03期
6 张倩男;;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6期
7 谭双顺;谭晓茹;;论湖南省医药制造业的竞争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4期
8 杨安宁;杨玉秀;;企业竞争力研究中二手数据的应用分析——以医药制造业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9期
9 杨安宁;杨玉秀;;企业竞争力研究中二手数据的应用分析——以医药制造业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0期
10 李明珍;张培锋;;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技术水平测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曾建红;;医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产品遴选——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罗欣;陈玉文;;医药制造业与我国其他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对比[A];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许铭;韩亮;郑强;;中国产业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对医药制造业的实证分析[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0)——第六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邓云;前三季度桂林医药制造业实现高速增长[N];桂林日报;2013年
2 记者 陈敬儒;海口医药制造业持续向好[N];海口晚报;2014年
3 哲同;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良好[N];中国信息报;2014年
4 特约记者刘光耀 张万刚;甘肃医药制造业前11个月实现税收近3亿[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5 建忠;中国医药制造业基本安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6 记者 杨俊坚;医药制造业基本安全 中国未来潜力被看好[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张琴;重庆医药制造业景气指数攀高[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韦雄;东北医药制造业景气度下滑[N];医药经济报;2004年
9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葛顺奇;医药制造业外资增长空间大[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10 童晓晴 本报记者 徐云翔;江苏医药制造业税收增长贡献度提升[N];中国税务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冬梅;我国医药产业的区域集聚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2 孙峰;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创新潜力评价及发展趋势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郑宝华;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及其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刘桂林;基于实证视角的我国医药制造业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双顺;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朱海珍;人力资本对医药制造业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栾静云;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产出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朱梦昕;医药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5 汪晨;产业集聚对医药制造业R&D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骆芳;云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创新效率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王颖;我国医药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8 但宏伟;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集聚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9 牛有山;医药制造行业可持续增长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修滕彬;合肥市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79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679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