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京津冀工业源大气污染排放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14 09:07

  本文选题:京津冀区域 + 工业源大气污染排放 ; 参考:《城市发展研究》2017年09期


【摘要】:京津冀地区是全国能源消耗强度最大、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全国钢铁、火电、水泥等重工业集中发展区。考虑到京津冀严峻的大气环境形势和区域间大气污染物跨界传输的现状,开展京津冀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需要明确大气污染排放的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京津冀2013年企业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应用核密度空间分析工具模拟了京津冀工业源大气污染排放空间集聚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京津冀钢铁冶炼行业、电力热力行业、非金属制品业以及基础化工是京津冀主要大气污染排放行业;(2)工业源大气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唐山、天津、邯郸和石家庄,合计占到整个区域SO_2和NO_x排放的60%和64%;(3)京津冀区域SO_2和NO_x排放密度高于5 t/km2的区域分别占整个区域面积的19.3%和19.1%,在唐山、石家庄、邯郸、天津、保定、廊坊等形成集中的大气污染集聚区。针对上述重点污染行业和污染排放密集区域,应开展区域协同综合治理,通过区域间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措施,提升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Abstract]: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s the region with the larges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most serious air pollution. It is the concentrated development area of heavy industry such as iron and steel, thermal power, cement and so on.Considering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n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nsboundary transport of air pollutants between regions,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lear the spatial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emission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Tianjin-Hebei.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 of pollution sources of enterprise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in 2013, the spatial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sources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we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nuclear density spatial analysis too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iron and steel smelting industry, the electric power thermal industry, the non-metallic products industry and the basic chemical industry are the main air pollution emission industri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province.Handan and Shijiazhuang, which together account for 60% and 64% of the total SO_2 and NO_x emissions in the whole region. The areas with SO_2 and NO_x emission densities higher than 5 t/km2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ccount for 19.3% and 19.1%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In Tangshan, Shijiazhuang, Handan, Tianjin, Baoding,Langfang and other forms of concentrated air pollution agglomeration area.In view of the above key pollution industries and pollution-intensive areas, we should carry out regional coordinated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quality by means of interregional emissions trading, green financ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京津冀区域环境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32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603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433007)
【分类号】:F427;X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瑞海;;我国工业源碳减排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2年10期

2 谷宪文;舒立斌;苗万强;;浅谈动态工业源填报易出现的问题[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0年03期

3 史立杰;;葫芦岛市工业源二氧化硫普查结果分析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1年06期

4 颜润润;晁建颖;张磊;崔云霞;庄巍;;太湖流域江苏片区工业源污染负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年03期

5 郑毅,金瑛,郝明家;工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系统控制[J];环境保护科学;2001年02期

6 周学双;童莉;郭森;何少林;;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建议[J];环境保护;2014年13期

7 彭军霞;李明光;关阳;梁志斌;张治明;;广州市重点工业源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减排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2期

8 车均;姜宗林;;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排与控制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3期

9 巢国良;;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资讯;2012年24期

10 李森;金亚军;倪丽;李益群;孙小锋;;如皋市工业源COD产排污强度及其产业构成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莉;;基于CAMx模型的工业源选址合理性分析新方法[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2013年

2 薛亦峰;;国外工业源PM_(2.5)及前体物污染防治策略[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3 车均;;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减排与控制的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十一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菡;治霾应管控好大型工业源的减排[N];工人日报;2014年

2 日报记者 刘丽虹;普查入户调查有方法[N];柳州日报;2008年

3 陈文 记者 蔡晓磊;寻甸工业源废水排放量下降61.69%[N];昆明日报;2011年

4 记者  解悦;南京长江水源地消除工业源污染[N];南京日报;2006年

5 木佳;首次污染源普查重点指向工业源[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6 记者乔磊;钢铁工业主要气污染物减排压力很大[N];中国冶金报;2010年

7 杨涛利;新疆顺利进入普查数据汇审[N];中国环境报;2008年

8 记者 辜迅;成都开展第二阶段专项督察[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记者 木佳;经济发达地区“绿色债”最多[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杨涛利;严把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关[N];中国环境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史明艳;基于GIS平台的成都市工业源PM_(2.5)空间分布特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黄络萍;基于GIS平台的成都市工业源VOCs空间分布特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3 黄薇薇;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4 邱凯琼;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潜力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杨利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时空分布特征与控制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8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748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1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