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中心
本文选题:环境地质 + 研究中心 ; 参考:《矿产综合利用》2017年02期
【摘要】:正资源与环境地质研究中心(简称资环中心)是集岩矿鉴定(矿石工艺矿物学)、地质矿产勘查与地质环境评价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中心。中心拥有一支勇于探索,创新意识强的研究团队,配备有性能先进、种类齐全的矿物分析测试仪器,以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紧密围绕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通过开展矿产地质勘查、远景资源调查、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条件的研究,开展矿石的详细物质组成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来进行矿产资源评价,发展成矿理论,解决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Abstract]:The positiv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Research Center (referred to as Zihuan Center) is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center for rock and ore identification (ore process mineralogy,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The center has a research team with the courage to explore and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nnovation, equipped with advanced performance, complete range of mineral analysis and testing equipment, with a pragmatic and innovative spirit, closely around the national goals and social need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miner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rospectiv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metallogenic process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the detailed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ore process mineralogy of ore, the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logenic theory are carried out. To solve major scientific problems in resource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F4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秀军,王兴泰;环境地质及灾害体探查问题[J];地学前缘;2001年01期
2 张发旺,王贵玲,侯新伟;矿业开发环境地质链及其控制[J];地学前缘;2001年01期
3 刘广润;论城市环境地质研究[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年02期
4 戴长寿;江苏环境地质工作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江苏地质;2001年03期
5 张政治;加强电力环境地质研究工作[J];电力勘测;2002年03期
6 张铸林;2001年中国西部重大工程与环境地质学术研究会简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年01期
7 蒋承菘;论环境地质工作[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4期
8 刘传正;中国环境地质工作概况[J];岩土工程界;2004年11期
9 柴勇;;环境地质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J];公路;2007年08期
10 陈履安;;《贵州环境地质》一书出版发行[J];贵州地质;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京森;;编制中国环境地质图的基本构思[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2 周平根;;环境地质工程导论[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张光聪;;环境地质工程的可预见性与持续发展[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4 张欣海;李智毅;王建锋;;灰色聚类方法在山区城市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5 李向全;赵静珍;;秦皇岛市环境地质质量分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6 陈剑平;李萍;;环境地质与工程——协调人资环的地学分支[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郭海生;周衍龙;林彬;袁莎燕;;武汉市地下工程的若干环境地质负效应[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8 郭文秀;吴梅;卢积堂;张文卫;;洛阳市环境地质特征[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9 郭文秀;吴梅;方士军;卢积堂;张文卫;;郑州市环境地质特征[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10 高明志;罗斐;;济南环境地质[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吕福明;山东编制首幅综合环境地质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特约记者 王志刚 本报通讯员 沙立达;环境地质大有可为[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3 本版编辑 记者 李伟锋 易明;全国98个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完成[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李伟锋;98个主要城市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照 本报通讯员 李凯;摸清地质环境 把脉城市发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6 杨胜元;环境地质工作在低碳发展中大有作为[N];中国矿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希平;昆磨公路沿线山地环境地质变化遥感信息及驱动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和忠;泸定水电站枢纽区环境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2 罗兵;遂宁市城市环境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3 章璇;四川省乐山市城市环境地质数据库建模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安国强;胶东重点金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监测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秋梅;自贡市城市环境地质分区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德伟;宜宾市城市环境地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孙金华;基于组件式GIS的唐山市区地质数据管理与环境地质评价[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8 杨骏;澳门环境地质变化对旅游环境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9 李奇峰;山寨煤矿开采地质环境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11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81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