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分析
本文选题:绿色信贷 切入点:产业升级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摘要】:绿色信贷通过资金形成、资金导向和资金催化三大机制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的高级化发展。然而分析表明,绿色信贷实施以来,我国产业升级的实际效应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环境信息不对称、企业环境风险成本不合理以及民众监督缺位等导致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解决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是提升绿色信贷对产业升级作用的关键。
[Abstract]:Green credit promotes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advanc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rough the functions of three mechanisms: capital formation, capital guidance and fund catalysis.Howeve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redit, the actual effect of China's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not significant.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asymmetry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 unreasonable cost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risk and the absence of public supervision.Therefore, to sol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role of green credit in industrial upgrading.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粤商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90052) 广东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E-06)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9JDXM79012)
【分类号】:F832.4;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旭,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2 曹飞;潘艳平;;环境违法犯罪的法经济学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4期
3 王灿发;环境违法成本低之原因和改变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2005年09期
4 王良健,钟春平;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的作用与定位[J];经济地理;2001年06期
5 肖大伟;高陆;;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支持[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8期
6 傅进,吴小平;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J];金融纵横;2005年02期
7 李春才;略论绿色产业[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王佳菲;;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功能研究——兼议我国金融功能的增进与困境[J];理论探索;2006年06期
9 顾海峰;;战略视角下金融支持产业优化选择的传导机理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吉超;;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作用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栗书茵;康莹;;美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融资支持及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黄国良;;上海市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6期
4 叶蓁;;中国货币政策产业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5 王春丽;宋连方;;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6 邱冬阳;汤华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重庆的协整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7 李红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关系:以重庆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黄伟;;信贷退出优化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J];金融论坛;2010年03期
9 李红河;;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关系研究——以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重庆市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0年04期
10 梁海平;;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地区比较[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朝霞;;论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2 孟庆瑜;李娜;;论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中的政府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昌勇;我国绿色产业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马长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韩慧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7 张梅;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路正南;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评价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素梅;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综合绩效及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10 苗得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金融服务系统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丽萍;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关系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夏天;中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桂峰;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晓东;中小企业的融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包春丽;西部水资源匮乏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姚群;江西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朱禹丰;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农业的实证[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唐银亮;单位环境犯罪的经济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吕广征;山东半岛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跃;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政策导向[J];城市金融论坛;1998年08期
2 徐剑钧;风险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0年09期
3 张旭,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财经;2002年01期
4 李京文;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当代财经;1998年05期
5 路国连;论行政公益诉讼——由南京紫金山观景台一案引发的法律思考[J];当代法学;2002年11期
6 周叔莲;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7期
7 蔡红艳,阎庆民;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来自中国的跨行业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8 朱锡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与政策支持[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李仁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发展资本市场[J];江汉论坛;2000年11期
10 伍海华,张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云凤;廖继标;;小议珠三角最低工资状况[J];商场现代化;2005年29期
2 陈娇;;产业升级的三种不同思路研究:文献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莽九晨;;韩国产业升级占先机[J];企业文化;2010年10期
4 黄怡宁;;浅析中部崛起与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梁开竹;;基于FDI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16期
6 侯汉坡;田力;;项目管理方法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应用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年08期
7 李作战;;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J];企业经济;2007年04期
8 周桂荣;王冬;;推动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浅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李梅;;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的我国产业嬗变战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5期
10 李作战;李梅;;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全球产业转移之中国分析[J];兰州学刊;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兴民;;特区产业结构国际化取向探讨——对深圳的关注与思考[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北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宝平;;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液晶电视产业实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景侠;顾燕洁;;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研究[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李倩倩;;浅谈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6 张秉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突破产业升级困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蒋菊生;;我国橡胶产业升级的生态工程途径[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蒋菊生;;我国橡胶产业升级的生态工程途径[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9 赵弘;;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辛清影;资源配置 产业升级 绿色信贷 支撑节能减排[N];中国电力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郑惠华 通讯员 常领山;永年标准件在产业升级中突围[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3 沈阳市铁西区区长 李松林 本报记者 孙潜彤 整理;推进新能源装备带动产业升级[N];经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艳荣;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更多“王牌”产品[N];河北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慧英 通讯员 张义军;姜德果:大项目助推产业升级[N];中国工业报;2009年
6 记者 薛婧;哈尔滨两大国家级基地牵动产业升级[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徐筱璇;业界积极应对挑战促进产业升级[N];中国花卉报;2009年
8 安卓;专家:广东真正产业升级估计要8~10年[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杨永兵 赵军;峰峰矿区淘汰落后焦化产能加快产业升级[N];邯郸日报;2009年
10 翟林干;枣庄市中区多项措施促进产业升级[N];中国纺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宁;支持我国工业产业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刘宇;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张梅;中国金融发展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江东;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谢军;基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中国电机产业组织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陈颖;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刘环清;香连丸抗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李江;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卓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2 季琳;论我国证券市场对产业升级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汪书军;东莞台资企业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廉军伟;上海宝山区土地二次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旭;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升级互动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晓倩;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陈小朋;温州市产业集群升级与结构转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余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9 韩微;黑龙江省对俄林业产业合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张国栋;电子商务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16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171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