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影子银行新形态背景下J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4 17:39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等为代表的影子银行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随着金融的全球化和不断发展,影子银行体系已经在金融体系中充当了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为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也严重的影响了商业银行业的传统业务,其中部分原因是传统银行业发展缓慢且没有金融创新,无法满足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流动性强、收益率高的需求。影子银行的监管并没有跟上影子银行发展的步伐,好在近些年中国正在不断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逐步规范化影子银行。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是一种金融创新,它的出现是由于贷款主体不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深层次原因是金融抑制所致。美国影子银行证券化程度较高,而中国影子银行没有复杂的证券化过程,只是贷款的替代品,所以证券化、衍生化是中美两国影子银行体系最大区别。中国作为金融发展滞后国家,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缓慢,且复杂程度较低,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问题,但是由于游离在监管之外,导致风险较高,容易引发金融危机。总之,影子银行体系对传统银行业带来影响和挑战的同时,也倒逼商业银行业加快脚步、快速发展。近些年来中国“互联网+”开始冉冉升起,互联网+金融也逐渐开...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影子银行新形态--互联网金融
    2.1 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
    2.2 “互联网+”及互联网金融
        2.2.1 我国“互联网+”定义
        2.2.2 互联网金融定义及特征
        2.2.3 互联网金融特征
    2.3 互联网金融模式
        2.3.1 第三方支付
        2.3.2 网络贷款P2P
        2.3.3 互联网投资理财
        2.3.4 互联网金融门户
    2.4 我国影子银行定义及构成
        2.4.1 我国影子银行定义
        2.4.2 我国影子银行构成
    2.5 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
        2.5.1 宏观环境需求
        2.5.2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5.3 银行监管套利
    2.6 我国影子银行的特征
        2.6.1 期限错配
        2.6.2 流动性转换
        2.6.3 信用转换
        2.6.4 多元化、多样化
        2.6.5 业务银行化
        2.6.6 信用中介
    2.7 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影响
        2.7.1 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积极效应
        2.7.2 影子银行-商业银行消极效应
第三章 传统市场营销及互联网营销理论
    3.1 传统市场营销概念及理论
        3.1.1 传统市场营销概念
        3.1.2 4P营销理论
        3.1.3 4C营销理论
    3.2 互联网营销理论
        3.2.1 互联网直复式营销理论
        3.2.2 互联网软营销理论
        3.2.3 互联网整合营销理论
    3.3 总结
第四章 J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环境现状分析
    4.1 J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面临的问题
        4.1.1 互联网金融营销渠道概念不足
        4.1.2 营销人员相关专业能力欠缺
        4.1.3 金融产品创新匮乏、同质化严重
    4.2 J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环境SWOT分析
        4.2.1 J银行竞争的优势
        4.2.2 J银行竞争的劣势
        4.2.3 J银行竞争的机遇
        4.2.4 J银行竞争的挑战
    4.3 J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环境PEST分析
        4.3.1 J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环境的政治性分析
        4.3.2 J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环境的经济性分析
        4.3.3 J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环境的社会性分析
        4.3.4 J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环境的技术性分析
第五章 J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建议
    5.1 加快互联网金融平台、专业化团队建设
    5.2 寻求大流量渠道营销、展开多方合作
    5.3 注重营销模式创新、清晰产品定位
    5.4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打造银行品牌效应
    5.5 加强并健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子货币及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探讨[J]. 范方志.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11)
[2]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蔡雯霞.  宏观经济研究. 2015(10)
[3]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生态环境特征评估——基于16家A股上市银行2014年年报分析[J]. 陆岷峰,李振国.  中国银行业. 2015(05)
[4]影子银行、信用创造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 王森,周茜茜.  经济问题. 2015(05)
[5]影子银行、信贷渠道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J]. 毛泽盛,许艳梅.  财经论丛. 2015(03)
[6]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 赵芸淇.  对外经贸实务. 2015(01)
[7]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 曹凤岐.  金融论坛. 2015(01)
[8]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J]. 唐霁.  经营管理者. 2015(01)
[9]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及传统银行转型[J]. 孙杰,贺晨.  财经科学. 2015(01)
[10]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J]. 王达.  国际金融研究. 2014(12)

硕士论文
[1]我国互联网金融下“新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研究[D]. 陈丽萍.华东政法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08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3708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5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