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贷论文 >

益阳市经济发展的金融融资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2 03:4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地区金融市场,拓宽金融融资渠道,建设一个畅通良性的金融融资体系对于实现地区资源的有效集聚以及高效配置具有重大的意义。益阳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南省境内处于相对靠后位置,金融融资体系存在很大不足,金融压抑对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面对落后的经济现状,益阳市要实现弯道超车,力争实现“十一五”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的目标,必须高效地利用金融融资支持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打造益阳地区“资金洼地”,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本文开篇介绍了金融融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并且以此作为出发点,依据益阳市经济发展的金融融资支持研究这一主要分析路径,对益阳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金融融资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目前益阳市经济发展和金融融资比较落后的现状。同时,采用金融计量建模方法,通过实证检验肯定了金融融资与益阳地区经济发展的很大的正相关性。在此基础之上,从金融压抑这一角度,对益阳市的金融融资环境展开论述,从益阳市的制度层面、金融体系、金融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从中找寻制约益阳市经济发...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国家关于金融融资理论发展研究
        1.2.2 中国关于金融融资理论发展研究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经济发展与金融融资理论基础
    2.1 金融融资理论及融资的影响因素
        2.1.1 金融融资理论
        2.1.2 融资的影响因素
    2.2 金融融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1 合理的金融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2.2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2.3 金融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第3章 益阳市经济发展和金融融资情况
    3.1 经济发展情况
        3.1.1 经济总量
        3.1.2 产业结构
        3.1.3 工业化进程
        3.1.4 固定资产投资
        3.1.5 对外贸易
    3.2 金融融资情况
        3.2.1 银行存贷额度
        3.2.2 资本市场
        3.2.3 保险市场
第4章 益阳市济发展与金融融资支持实证检验
    4.1 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4.1.1 经济增长指标
        4.1.2 金融融资指标
    4.2 实证检验
        4.2.1 数据来源介绍
        4.2.2 计量方法的选取
        4.2.3 分析的方法及结果
    4.3 实证结论
第5章 制约益阳市经济发展的金融融资原因分析
    5.1 金融制度支持方面
        5.1.1 金融司法环境亟待优化
        5.1.2 信用担保制度机构不健全
        5.1.3 政策性补偿奖励机制尚待完善
    5.2 金融结构体系方面
        5.2.1 银行体系功能欠佳
        5.2.2 资本市场尚在起步阶段
        5.2.3 保险市场仍具发展空间
    5.3 金融生态环境方面
        5.3.1 市场信用环境欠佳
        5.3.2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第6章 益阳市实现弯道超车的金融融资对策建议
    6.1 完善政府对金融的制度支持
        6.1.1 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6.1.2 完善地区司法环境
        6.1.3 积极扶持信用担保机构
    6.2 完善区域的金融结构体系
        6.2.1 发展益阳三板市场
        6.2.2 优化区域银行结构
        6.2.3 完善保险市场结构
        6.2.4 规范民间融资渠道
        6.2.5 发展新型融资工具
    6.3 培育区域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6.3.1 打造金融服务战略联盟
        6.3.2 政府指引下完善区域市场信用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19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bankxd/4019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