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与收费溢价
本文关键词: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与收费溢价 出处:《审计研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效的审计声誉机制体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行业专长和声誉受损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同时,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选用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模型和分组检验实证考察制度环境、审计声誉机制和收费溢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影响声誉机制功能的发挥,较好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机制发挥作用产生的收费溢价为20.8%,而较差的制度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溢价仅为7.8%。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分类检验与股份制改革和新会计准则前后模型结构稳定性的检验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该结论对政府监管部门、市场参与者和会计师事务所本身都具有参考意义。
[Abstract]:Effective audit reputation mechanism is reflected in the audit quality of accounting firms, industry expertise and reputation damage to audit fe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ole of reputation mechanism is affected by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accounting firms from 2001 to 2014. Using two-stage model and grouping tes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audit reputation mechanism and the fee premiu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function of the reputation mechanism, bette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accounting firm reputation mechanism produces a premium of 20.8 per cent, while a poo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fee premium of accounting firms is only 7.8%. The results of classification and stock system reform of accounting firms and the stability of model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support the above conclusion. State regulators. Market participants and accounting firms themselves ha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623) 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3;F239.4;F275
【正文快照】: 郑莉莉郑建明弓丨言审计声誉机制是一种信号显示机制和传递机制,是市场整体声誉长期运转的一种市场机制(Gotsi和Wilson,2001),建立在长期信任基础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可以持续影响市场参与方的行动,是解决审计市场不完全契约问题的重要工具,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审计声誉机制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企业家的声誉机制[J];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11期
2 欧阳润平,余鑫;从声誉理论看“59岁现象”[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年08期
3 张颖;;企业家声誉机制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刘芳;浅析企业家声誉机制问题[J];大众科技;2005年12期
5 蒋玲;谢旺送;;信任、声誉机制的微观化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20期
6 余鑫,陈园;企业家声誉机制机理研究[J];企业经济;2005年10期
7 陈静;;激励制度中的声誉激励[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9期
8 吴晓楠;江红莉;金道政;;声誉激励在国企经理激励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经济;2008年02期
9 赵爽;肖洪钧;;企业家声誉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09期
10 马连福;刘丽颖;;高管声誉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J];系统工程;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姚宏;吴笛;李延喜;;管理者声誉研究述评[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于守华;翁珍妍;;董事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基于2005-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育书;刘沂佩;锺明雅;;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投入与经营绩效之关联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小平;郭志英;;上市公司治理独立性与自愿性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经验证据与启示——兼论独立董事的作用[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张媛媛;上市公司炒注会风潮又起[N];证券时报;2008年
2 于丽;做大做强+又好又快 注会行业与中央企业“搭伴”成长[N];中国会计报;2010年
3 ;省十佳中小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名单[N];吉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屈丽丽;突破保密法 猎杀中概股再添利器[N];中国经营报;2011年
5 早报记者 忻尚伦;中美合堵中概股会计监管漏洞[N];东方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郝新华;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考验会计师事务所[N];财会信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宫莹;年报披露“第四方”监管[N];中国会计报;2012年
8 实习生 朱海宁 记者 欧阳敏;各企业积极参与 会计所鼎力相助[N];自贡日报;2009年
9 崔宏;管好事务所的“法则”[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邹国金;跨国上市企业监管需要国际合作[N];中国税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丽婷;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下管理者声誉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曾伟强;CEO声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3 黄健青;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声誉机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文婷;机构投资者声誉对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沈泽宇;自然人控股股东声誉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胡舟丽;声誉激励与独立董事监督行为[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4 张洪丽;上市公司总经理声誉对公司价值影响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李洋;声誉对网店绩效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6 陈幸;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声誉激励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崔涛;风险投资(家)声誉与上市企业业绩的相关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谢刚;不完全契约视角下企业控制权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秦盛;声誉和价格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宋国平;基于声誉的国企经营者长期激励博弈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77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37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