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盈余波动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盈余波动效应研究 出处:《会计之友》2016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以2008—2014年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选择权的运用与盈余波动的关系,发现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整体上使盈余波动显著增加,违背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初衷,仅运用于金融资产与同时运用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盈余波动增加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信息披露质量下公允价值选择权运用的盈余波动效应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上市商业银行盈余波动显著增加,而信息披露质量较低的上市商业银行盈余波动增加并不显著,信息披露质量低且同时对金融资产和负债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的银行表现为最低的盈余波动性。研究结论支持修订的CAS37,认为对CAS22与IFRS9持续趋同应相当谨慎。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from 2008 to 2014 Chines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as samp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 and earnings volatility of the fair value option, found that the use of fair value option so that the overall earnings volat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trary to the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intention, applies only to financial assets and earnings volatility and applied to financial assets and liabilities the increase of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urther research on Earnings Fluctuation effect of option of using fair value quality showed that the listed commercial bank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of higher earnings volat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mercial bank earnings volatility low quality increase is not significant, and low quality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the use of fair value option liabilities of bank earnings showed the lowest volatility. It suppor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vised CAS37. The continuous convergence of CAS22 and IFRS9 should be quite prudent.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GL06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JJ5030)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2YBA058)
【分类号】:F832.33;F830.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 FASB和IASB认为,公允价值不仅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而且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并由此提出金融工具计量准则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却饱受诟病。一方面,公允价值的应用导致更高的盈余波动,而越高的盈余波动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尊信;吴冲锋;;基于动态方差的指数期货到期日波动效应[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6期
2 范德成;王晓辉;;我国产业投资的波动效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3 董j;朱安平;童驯;;从短期波动效应转向长期战略价值——部分重点行业情况分析[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6年07期
4 原东辉;;收入波动效应对消费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7期
5 卢闯;刘俊勇;孙健;杨棉之;;控股股东掏空动机与多元化的盈余波动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5期
6 田树喜;白钦先;林艳丽;;我国金融倾斜波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7 周丹;郭万山;;股票资产波动成分分解及特质风险波动效应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8 邓宏乾;陈峰;;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波动效应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8年22期
9 邱立成;王自锋;;东南亚区域贸易的汇率波动效应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10 詹新宇;黄河东;;广西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波动效应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泰欣;央行宣布加息 房贷及理财品影响各异[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何建民;精彩世博的多重效应[N];解放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红星;汽车制动管路压力波动效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争;汇率波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肖增文;汽车机械式ABS波动效应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89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38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