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的产业竞争力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 要素成本 投入产出 产业竞争力 出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农村可转移劳动力减少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引发了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丧失的担忧。然而,成本上升对竞争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原材料和工资成本上升对综合成本进而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升使中国工业品综合成本在2001~2011年平均每年提高7%左右,但生产效率提升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要素成本上升对竞争力的不利影响。
[Abstract]:With the decrease of rural transferable labor force and the rising pressur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labor wages and raw material prices show a rapid upward trend, which has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los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owever,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model, the impact of rising raw materials and wage cost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The rise of factor price has increased the comprehensive cost of industrial products in China by about 7% per year from 2001 to 2011, but the increase 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largely offset the adverse impact of the rise in factor cost on competitiveness.
【作者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058/G03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3YJC79004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97)的研究资助
【分类号】:F224;F40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钢;董敏杰;;中国与印度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与解释[J];当代亚太;2009年05期
2 庄立;刘洋;梁进社;;论中国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渗透性[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3 郑明身;田兰章;王俊杰;;中国IT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4 都阳;王美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估计及其含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朱诗娥;杨汝岱;;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任再萍;陈金明;;人民币汇率日益波动下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途径分析——基于日本、德国的经验[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7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8 侯经川;钱文荣;黄祖辉;;比较利益的分配法则——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9 萧琛;胡翠;石艾;;“民工荒”的原因、应对与劳工市场制度变革前景[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1期
10 范爱军;林琳;;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格杰;陈红;;西藏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1期
2 徐辉;;劳动力流动与农村人力资本保护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吕金;张yN;;外资对中国电子及通信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4 张敏;;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效应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5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7 詹浩勇;;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互动: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8 遇芳;;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9 余慧倩;;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与农业TFP增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刘重力;付斌;李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国家级开发区间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少安;陈斌开;刘姿彤;;“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文溥;龚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导向的粗放型增长与国民收入结构失衡[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China's Growth Model and Structural Imbalance in the Open Economy[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 、反思与和谐发展——北京论坛(2009)论文选集[C];2009年
5 孙自铎;;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与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从小岗村的实践谈起[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7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8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9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10 周晓津;;中国改革与城乡剩余劳动力:1978-2007[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5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昱;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国峰;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秀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农户就业选择机制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洁楠;利用FDI促进广东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克勤;人民币汇率的传递机制和杠杆作用[J];财经科学;1999年01期
2 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3 刘亚利;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0年02期
4 杨汝岱;朱诗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财贸经济;2008年02期
5 方明月;聂辉华;;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分布的特征事实:齐夫定律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6 李蕊;;日本企业应对日元升值的策略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8年01期
7 姚大庆;;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出口加工企业的微观视角[J];当代财经;2007年10期
8 孟耀;;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约束及化解思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9 黎小艳;;关于珠三角地区“民工荒”问题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6年06期
10 庞文薇;德国大众集团在华组建合资经营企业之战略分析[J];德国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姜欣欣;[N];金融时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笑天;幽默管理[J];IT经理世界;2001年24期
2 刘晓红,许柏鸣;家具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途径 第三讲 工作抽样法及其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3年04期
3 张秋卉,鲁庆;提高生产效率浅议——全员生产保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4 ;如何提高膝关节件生产效率[J];现代制造;2008年Z1期
5 高宇;;生产效率理论演进及其比较研究[J];天府新论;2008年01期
6 曹强;陈汉文;胡南薇;;事务所特征、行为与审计生产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02期
7 张晓燕;李海滨;;优化利用生产资源 提高生产效率[J];橡胶科技市场;2008年11期
8 宋惠景;;服装批量款式转换对生产效率的影响[J];纺织导报;2008年06期
9 王程鑫;;也说质量经济[J];印刷世界;2010年05期
10 王志平;陶长琪;;我国区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001-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与随机前沿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千玉坤;;荒漠化草原牧区家庭牲畜规模与生产效率研究[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肖承忠;D.ClayWhybark;Arthur Hill;;中匈苏美生产实践的比较研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奚振邦;;氮素的生产效率与土壤的供氮效率[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蒋秋丽;王发曾;徐晓霞;;河南省城市生产效率的今近时空变化[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6 赵志军;王庆江;暴建枝;;不同灌溉方式对梨树产量、品质和灌溉水生产效率的影响[A];梨科研与生产进展(五)[C];2011年
7 赵平;;企业的性质——基于演化观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改进文件处理手段提高掩膜生产效率和成品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超越者”队QC小组[A];2004年度电子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专集[C];2004年
9 ;提高603线SKD生产效率 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影视厂603线QC小组[A];2005年度电子信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专集[C];2005年
10 吴涛;;落实安全标准 保障人身安全[A];中国铁道学会第三届标准计量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海洋;生产效率低使蚕桑产业步履维艰[N];中国纺织报;2014年
2 记者 李云辉 通讯员 殷雪峰;实施“四化”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N];昌吉日报;2007年
3 亨利·明茨伯格;生产效率如何扼杀美国企业[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4 上海豪嘉泛亚玻璃有限公司 李越;正确认识员工需求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N];中国建材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杨明;厦船重工生产效率不断提升[N];中国工业报;2008年
6 魏剑生 徐俐敏 张勇伟;提高生产效率 算好环保大账[N];闽北日报;2013年
7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抑制通胀要靠提升经济实体生产效率[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民 通讯员 边利伟;张建设加工把柄有几招[N];河北科技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齐荣族 通讯员 张元轶;专业化农机越来越多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N];济南日报;2012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抑制通胀要靠提升经济实体生产效率[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文涛;创新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与生产效率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赵梦楠;中国煤炭行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陶春海;中国医疗服务生产效率评价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杜立丰;基于重组自交系的小麦光温生产效率特点及品种选育与栽培策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重见;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制造领域生产效率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2 柳晓杰;索能公司座椅生产效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崔鹏;国有垄断行业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4 李兮芝;浙江省粮食生产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毛梦楚;模块化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机制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韩庆华;贴片生产线仿真与生产效率的改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启文;单件小批模式下大中型金属结构件生产效率改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利军;面向提高钢管生产线生产效率的柔性管理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彭效冉;我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10 陈小亮;制度环境对我国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9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51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