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比较
本文选题:无形资产核算 切入点:我国会计准则 出处:《财会通讯》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中越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发展历程比较(一)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发展历程2001年以前,我国只有会计基本准则,没有具体准则,无形资产核算按照《会计法》、《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法规制度进行处理。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之后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次修订,并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
[Abstract]: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Intangible asset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1) before 2001, there were only basic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no specific standards in China. The accounting of intangible assets shall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the Accounting Law, the Accounting system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 Financial system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the Accounting system for Joint Stock companies-Accounting subjects and Accounting statements. In January 18th 2001,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officially issued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 6-Intangible assets, and then made a revision to some existing problems, which was officially issued on February 15th 2006.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分类号】:F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俊萍;;中越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莎;池昭梅;;中越中期财务报告准则比较评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池昭梅;周知;;中越企业财务报告准则比较评析[J];会计之友;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喜乐;柬中企业财务报告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牛文娟;;市场经济体制视角下的会计模式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7期
2 李付学;佘晓燕;;越南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及完善[J];东南亚纵横;2009年08期
3 梁淑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会计发展及展望[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3期
4 何昊;李家瑗;;对中越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比较[J];财会研究;2008年07期
5 张建儒;李惠欣;;国际主流会计模式及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选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瑜;;新形势下无形资产核算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年05期
2 韩建萍;;新准则下无形资产核算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3 杜万新;构建涵盖人力资源的无形资产核算新体系[J];广西会计;2002年02期
4 任婷婷;;从无形资产核算浅析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J];技术与市场;2008年03期
5 李慧霞;;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探讨[J];中国水利;2008年08期
6 方萍;;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J];魅力中国;2009年22期
7 宗鸣;;浅谈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2期
8 曾芝红;;浅议建设经营移交方式业务会计核算[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温畅;荀厚平;;试论人力资源计入无形资产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J];水利经济;2006年02期
10 郇恒文;无形资产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市场周刊.商务;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芸;;试探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改进[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余兴喜;;关于BOT模式下若干会计问题的探讨[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C];2006年
3 贾建军;张文贤;;会计形式协调与实质协调的文献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胡勤勇;张红霞;;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给企业国际化带来发展机遇的探讨[A];200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7年
5 刘丹青;;中国会计国际协调与趋同所面临的问题研究[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任春艳;;论会计准则制定中对“经济后果”的考量[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沈颖玲;汪祥耀;;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有关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刘常青;;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思想在创新中不断发展[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张铁铸;;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脉络分析与研究回顾[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郑鑫成;;我国企业会计标准建设历程及国际化路径[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沧州供电公司财务科 于建霞;无形资产核算办法亟待改进[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2 张丽翠;高等学校无形资产核算探讨[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于蕾;如何理解土地使用支出按无形资产核算[N];中国税务报;2008年
4 王法生 张辉;改进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 适应加入WTO后新的形势[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杨代金 刘草茵整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N];财会信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孟斐;我国会计准则将与国际“全面趋同”[N];财会信报;2009年
7 记者赵慧;美高度评价我国会计准则建设[N];中国会计报;2011年
8 周婧 王哲 张浩 温英杰;浅析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基础[N];金融时报;2000年
9 蔚深证券研发中心 李献红;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N];证券时报;2001年
10 樊志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面临的挑战[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瑜;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研究——历程及对策[D];厦门大学;2004年
2 万继峰;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经验评价[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马笑芳;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4 罗胜强;公允价值会计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杨钰;中国会计国际协调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张瑞琛;中国公允价值计量偏好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梁爽;中外会计准则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苏莉;改进公允价值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丹;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资本市场问题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田娟;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春;我国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秦晓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yN;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谢怡;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廉艳绒;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扎西平措;我国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娄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梁清;产权视角下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9 高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刘春燕;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实效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4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56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