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实施加速折旧的经验与我国的选择
本文选题:加速折旧 切入点:结构性减税 出处:《经济纵横》2014年03期
【摘要】: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仍以直线折旧法为主,加速折旧法适用范围太窄、限定太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较长,与发达国家折旧方法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前期支出负担较重,设备更新周期过长,技术装备落后,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形成明显制约。应把加速折旧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尽快扩大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缩短最低折旧年限,对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的设备投资可提高首年折旧率,对中小企业设备投资可当年抵扣,并发行特别国债平滑由于政策调整带来的财政收入前少后多。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dominated by linear depreciation method.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 is too narrow, the limit is too strict, the depreciation period of fixed assets is longer, and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depreciation method of fixed assets in China and the depreciation method in developed countries.As a result of the heavy expenditure burden of enterprise fixed asset investment, the equipment renewal cycle is too long, the technical equipment is backward, which has obviously restricted Chin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We should take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ructural tax reduction,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shorten the minimum depreciation period, and increase the depreciation rate in the first year by investing in equipment that is conducive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Investment in equipment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can be deducted in the same year, and special treasury bonds are issued to smooth the fiscal revenue before and after the policy adjustment.
【作者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分类号】:F2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焕玲;;发达国家农业税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9年07期
2 左爱祥;;我国税收制度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背离和协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樊慧霞;;我国房地产税税率水平的合理确定与实证检验[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赵惠敏;蔺大勇;;结构性减税与小微企业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5 石坚;陈文东;;混合税制模式下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研究[J];财政经济评论;2013年01期
6 王丽莉;杨树琪;;加强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8期
7 孔志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0期
8 迟超;;迟滞企业年金发展的三方主体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林丽清;免除股息经济性重复征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危怀安;吴秋凤;刘薛;;促进科技社团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红超;环境资源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席晓娟;私募股权融资税法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晶;中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陈红彦;跨国股息征税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郭建果;我国风险投资业税收激励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邓宏乾;中国城市主体财源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付慧姝;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张勤芬;公共财政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政策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饶立新;中国印花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铭新;折旧方法对投资方案动态财务指标的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高培勇;;结构性减税:2009年税收政策的主基调[J];涉外税务;2009年01期
3 王爱英;刍议固定资产折旧改革及方法选择[J];财金贸易;1994年10期
4 刘炳基;;西方国家加速折旧法浅释[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5 王红,贾仁甫,魏前梅;水利行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选择[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08期
6 王艳舫;;浅谈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的必要性及可能性[J];网络财富;2008年12期
7 尹芳;;对经济危机下结构性减税问题的看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1期
8 ;财政部:2011年将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J];纺织服装周刊;2011年01期
9 张珊;从税收优惠措施看我国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可行性[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刘茹;;对我国结构性减税的政策建议[J];时代经贸;200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国;;大平煤矿S2S2综放面MG400/94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的现场应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卢静;;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问题研究——基于税收增长视角的财税政策选择与评估[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3 颜敏;王平心;张永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组合选择现状研究——基于2001年沪深股市的经验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马智宏;;求解计算机2000年问题的理论和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赵国丽;;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梁杰;;会计政策选择及会计政策变更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王中予;;医疗设备折旧方法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四次学术年会浙江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义兵;张晏平;张晓军;余大昆;;医疗设备折旧方法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
本文编号:1711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71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