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以三峡水利收购案为例
本文选题:企业并购 + 目标公司 ; 参考:《财会通讯》2017年20期
【摘要】:并购是实现企业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对目标公司的准确估值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构建一套针对企业并购目标公司的估值框架。框架以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为主体,从目标公司的历史会计数据调整到进行财务分析,然后延伸分析认识目标公司价值创造的本质,在业务层面研究目标公司,抓住目标公司的业务实质。
[Abstract]:M & A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enterprise expansion, and the accurate valuation of the target company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et of valuation framework for M & A target companies. The framework takes the discounted cash flow model of equity freedom as the main body, from the historical accounting data of the target company to the financial analysis, then extends th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value creation of the target company, and studies the target company at the business level. Grasp the business essence of the target company.
【作者单位】: 郑州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分类号】:F271;F406.7;F426.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朝乐;;企业价值评估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15年02期
2 陈蕾;;周期性公司估值问题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田建桥;;企业并购中价值评估研究——基于国家电网收购许继电气案例[J];财会通讯;2014年12期
4 张力多;;FCFE模型对上市公司估值的应用研究——以山大华特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胡晓明;冯军;;企业估值中折现率的确定:基于CAPM模型[J];会计之友;2014年02期
6 廖俭;;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与自由现金流估值模型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2013年18期
7 刘圻;尚晓辉;龚燕洁;程蕾;郭映含;;公司估值的模块化研究——基于折现现金流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1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晗;;国有企业并购的动因及风险防范——国家电网并购许继集团的案例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年22期
2 张勤;;企业并购目标公司的价值评估——以三峡水利收购案为例[J];财会通讯;2017年20期
3 陈蕾;于田;;谈退出倍数法的理论框架及其在周期性公司估值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7年19期
4 陈蕾;马轶芳;;基于APT的周期性公司估值折现率测算[J];财会月刊;2017年11期
5 卢絮;刘平平;魏晨;;沪深A股上市公司市值评估模型研究[J];情报工程;2017年01期
6 陈蕾;银力辉;;剖析敏感性分析在周期性公司估值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6年34期
7 陈蕾;李和荟;王弘yN;;周期性公司估值框架构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10期
8 张海报;;真实收益现金流估值模型的理论探析及应用——以万科2014年财务数据为基准[J];财会月刊;2016年10期
9 王一;叶方;施继荣;;基于三因子模型的非市场风险溢价改进[J];中国资产评估;2016年03期
10 马燕;;财务分析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会计;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蕾;古梦迪;;蒙特卡罗模拟在周期性公司收益法估值预测中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13年18期
2 严辉;;股票估值模型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年07期
3 刘捷;;三种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对比分析[J];财会月刊;2012年28期
4 陈一博;宛晶;;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周期动态影响下上市公司盈利波动和估值变动——A股市场周期波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孙晓涛;;周期性行业论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杨高宇;;中国股市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7 任善英;;浅析企业价值评估的FCFE模型方法[J];财会通讯;2011年20期
8 方成;;金融危机后上海证券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2011年06期
9 谭峻;赵亮;王智鹏;;风物长宜放眼量——周期视角下矿业资产估值问题研究[J];矿产勘查;2011年01期
10 孔庆辉;;宏观经济波动、周期型行业和资本结构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雪梅;律师在公司并购业务中对目标公司的尽职调查[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年01期
2 贝卫东,吴群;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法律问题[J];企业经济;1999年03期
3 郭继华;刘桂清;;要约收购中对目标公司股东权益的保护[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龚晓川;目标公司管理层反收购行为规制立法构想[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年07期
5 许洁;;收购中目标公司控制股东诚信义务[J];金融经济;2006年04期
6 杨颖;;论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J];经济论坛;2006年13期
7 蒋晓华;;论目标公司控股股东权力的控制[J];北方经贸;2007年01期
8 龙江;;英美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规制[J];经济导刊;2007年06期
9 杨彤,王能民;兼并行为中目标公司综合优势评价模型研究[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10 焦文成;;目标公司反收购策略效果分析[J];审计与理财;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文海;;浅析我国公司购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颜湘蓉;;论MBO实施的法律基础[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于海纯;;蛇吞大象的游戏——MBO之法理基础与法律渊源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4 颜湘蓉;;公司并购协议法律效力认定问题的比较研究——以目标公司董事受信义务履行为视角[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群;对目标公司反收购行为的规制[N];证券时报;2003年
2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常见问题(二)[N];机电商报;2010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 郑昱;国际化战略迈步 英飞拓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N];证券时报;2011年
4 赵运刚;风险投资中投资人权利协议研究[N];中国证券报;2002年
5 张孟琦;收购中如何防范目标公司的债务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香才;英飞拓收购加拿大视频监控公司[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新疆屯河临时股东大会延期[N];证券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王锦;英飞拓 拟购加拿大安防公司[N];中国证券报;2011年
9 汉唐证券并购业务总部;理性估价目标公司[N];中国证券报;2004年
10 尚春香;整合:重组的必然延伸[N];经理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忠;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超;目标公司特征、收购概率与异常回报间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2 宋毅文;股权收购对目标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3 马金平;目标公司反收购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徐妙妙;控制权收购的目标公司预测[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张伊明;论目标公司的反收购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毕重林;基于目标公司现金持有的收购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朱文君;目标公司董事会之义务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8 周映;公开要约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潘路佳;目标公司反收购中的董事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杨强;上市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反收购措施及其法律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21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192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