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顺周期效应下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兼论多重计量属性

发布时间:2018-11-13 14:03
【摘要】:从财务会计的重要目标入手,对决策有用观中的计量观与信息观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二者应是有机结合的。计量观与信息观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是存在缺陷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要求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顺周期性进行调整。在实证方面,对Feltham和Ohlson的模型进行变量分解后可以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顺周期的特点,风险调整前的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之间的敏感性较高,而经过风险调整后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股价之间的敏感性则较低;金融危机前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之间的同步性程度较高,而金融危机后二者之间的同步性程度明显降低。由于单一计量模式存在弊端,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多重计量属性的披露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更具信息含量的披露也能满足异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具有分散和降低金融风险的功效。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important goal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metrological view and information view in the view of decision usefulness, and thinks that the two should be combined organically. The fair value accounting under the metrological view and the information view has the flaw, the high qualit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needs to adjust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procyclically. On the empirical side, after variable decomposition of Feltham and Ohlson models, we can find that fair value measure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cycle, and the sensitivity between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fair value per share and the stock price before risk adjustment is higher. After risk adjustment, the sensitivity between the change of profit and loss of fair value per share and the stock price is lower. Before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degree of synchronism between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nd stock price is higher, but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degree of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hem is obviously reduced. Becaus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single measurement model, it is necessary to disclose multiple measurement attributes in financial reports,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 disclosure with more information content can also meet the decision-making needs of heterogeneous stakeholders. It has the effect of dispersing and reducing financial risk.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重庆三峡学院会计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62005、71262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2YJC790141) 三峡学院校级重点项目(13ZD08)
【分类号】:F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学习;2009年01期

2 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3 孙凤英;刘凯旋;;金融危机背后公允价值的反思[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4 姜国华;张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J];会计研究;2007年06期

5 张荣武;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J];会计研究;2010年01期

6 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J];会计研究;2010年06期

7 刘峰;葛家澍;;会计职能·财务报告性质·财务报告体系重构[J];会计研究;2012年03期

8 葛家澍;叶丰滢;;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J];审计研究;2009年05期

9 许永斌,陈引;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管理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年11期

10 梅波;;行业周期、市场化进程与债务期限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轶;;简析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反倾销应诉的影响[J];才智;2010年12期

2 晋峰龙;;公允价值引入背景及其利弊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11期

3 王元芳;葛晓舰;;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9期

4 方智高;;刍议公允价值相关性的不确定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12期

5 于永生;;IASB与F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趋同的困难和挑战[J];财经论丛;2008年03期

6 郑鸣;倪玉娟;刘林;;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J];财经研究;2009年06期

7 雷宇;;声誉、债务与会计稳健性——信任视角的一项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8 杨翼飞;陈守德;;公允价值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12期

9 范长江;王飞;;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2期

10 张健;;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实践探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晋;;金融资产产权、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守德;;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应用[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3 毛洪涛;张正勇;陈幸;叶建明;;信息使用者需求、财务报告改进与高质量会计准则——SEC咨询委员会财务报告改进意见评介[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穆尚志;卢茂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沈阳经济快速发展[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袁细寿;;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饶雅君;;审计风险导向观下的公允价值审计[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慧凤;袁明哲;;对会计宏观社会后果的反思[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于忠泊;田高良;曾振;;会计稳健性与股价信息含量: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的考察[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谭洪涛;蔡春;蔡利;;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彬;毕茜;;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孙,

本文编号:2329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2329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