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价制度下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
[Abstract]:The intermediary reputation hypothesis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protect its reputation, high-reputation accounting firms will spontaneously provide high-quality information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effectively reduce IPO underpricing. So that investors can judge the reputation of accounting firms to consider the rationality of IPO pricing.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share market of our country from 2005 to 2012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test to the IPO company data which has carried on the inquiry system for more than eight years, and finally draws the conclusion: from the A-share market as a whole, the inquiry system has been put into effect since now. Accounting firm reputation and IPO underpricing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high-reputation accounting firm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PO underpricing; This conclusion can be verified in the main board and the small and medium board market, but in the gem market, there is no consistent conclusion.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分类号】:F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边一辉;独立审计监管新视角:声誉机制[J];技术与市场;2005年08期
2 王兵;辛清泉;杨德明;;审计师声誉影响股票定价吗——来自IPO定价市场化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9年11期
3 刘卫;覃智勇;;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信号传递实证分析——来自沪深股市IPO公司的证据[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年11期
4 肖小凤;唐红;;新股发行市场的审计师选择——来自2006年—2008年的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5 李常青,林文荣;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折价关系的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蘅;;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形成机制有效性检验——来自“科龙-德勤事件”的案例[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3期
2 秦川;叶建华;;股权结构影响IPO定价吗?——来自创业板公司的证据[J];财会通讯;2011年36期
3 肖小凤;唐红;王善平;;企业风险与审计师选择[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4 陈胜蓝;陈英丽;;IPO定价与公司内含价值——基于常山药业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2年01期
5 曾宪勇;师思;;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J];管理工程师;2011年05期
6 王帆;;审计师声誉、国有控股与投资者信任[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刘阳;谭艺群;李震伟;;中介声誉与IPO抑价——基于询价制度下的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24期
8 章爱文;周慧婷;;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上市公司IPO定价的关系[J];财会月刊;2012年32期
9 李敏;;审计师选择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10 章铁生;林钟高;刘晓瑜;;产权性质与IPO机会[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郝玉贵;危宝云;;审计师声誉对IPO折价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海燕;李新净;陈悦娟;任双梅;;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因子指标体系测量实证研究——基于对西南财经大学各层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俊;陈汉文;;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瞿旭;瞿彦卿;戚傲楠;李明;;债务市场存在声誉替代机制吗?——来自审计师选择的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李海燕;李新净;陈悦娟;任双梅;;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指标体系构建实证研究——基于对西南财经大学各层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李明;和辉;;约束机制、IPO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倾向与经济后果[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王兵;李晶;唐逸凡;;行政处罚能改进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8 方红星;施继坤;张广宝;;产权性质、信息质量与公司债定价——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A];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山;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艳艳;政府管制、所有权安排与会计师事务所选择[D];厦门大学;2007年
3 徐春波;我国承销商声誉机制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熊虎;基于非理性行为的IPO价格形成机制和抑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李海燕;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张存彦;审计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赵莎;中国IPO市场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选择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9 陈莲英;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审计师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刘爱松;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维;产业资本增持的信号显示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李锦文;我国创业板高管减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和楠;新股发行制度变迁与IPO抑价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薛小冬;机构投资者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陶静;大股东控制下的代理冲突与审计师选择[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翟倩;承销商声誉与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关联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李新净;中国独立审计声誉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映霞;审计师声誉与IPO抑价相关性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朱丹卉;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任双梅;我国独立审计声誉惩罚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广实;改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途径研究[J];财贸研究;2003年04期
2 郭泓;赵震宇;;承销商声誉对IPO公司定价、初始和长期回报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3 蒋顺才;蒋永明;胡琦;;不同发行制度下我国新股首日收益率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4 周孝华;赵炜科;刘星;;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1期
5 李明辉;;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IPO公司的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6 郑志刚;声誉制度理论及其实践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年05期
7 刘峰;周福源;;国际四大意味着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会计稳健性角度的检验[J];会计研究;2007年03期
8 周竹梅;构建我国注册会计师声誉制度的思考[J];财会研究;2004年06期
9 陈海明,李东;我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假说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孙娜;张耀中;李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计收费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财政部关于请纠正审工发(1993)106号文件中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不恰当规定的函[J];中国注册会计师;1993年11期
2 刘林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有关问题[J];内蒙古财会;1999年04期
3 ;财政部发出《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过程中有关事项的通知》[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年10期
4 ;浙江省处罚违法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年09期
5 宋宝;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人才是事业的根本——访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合伙人郝荃女士[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年Z2期
7 余新平;会计师事务所特种执业资格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7期
8 斯龙;;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首选[J];浙江经济;2004年19期
9 胡一;德勤“本土化”之困[J];法人杂志;2005年09期
10 ;财政部 关于取消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行政许可收费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杉;;面向经济全球化 发展陕西会计市场[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林钟高;方德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马丽华;;加入WTO对我国会计市场的冲击和挑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彭杰洲;;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鲁清仿;王帆;武恒光;;我国100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翊;;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正当竞争的表现及成因分析[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7 夏宁;辛星;徐国杉;;中外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竞争状况比较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董中超;屈福昌;;本土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分析——以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王福胜;钟卫;郭滕达;;会计师事务所营销策略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符尧;;浅析非审计服务对审计质量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财办会[2004]2号;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编译 李虹;普华诚信危机依旧来临[N];财会信报;2005年
3 记者 宋海蛟;诚信危机笼罩会计师行业[N];金融时报;2005年
4 卢博林;各界热议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受罚[N];深圳商报;2005年
5 ;2003年证券期货相关审计市场分析[N];证券时报;2004年
6 记者 李京;“百强”新评价注重质优人合[N];中国财经报;2006年
7 记者 于o,
本文编号:2453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245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