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庭国际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研究
本文关键词:皇庭国际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研究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CAS3)的发布,使投资性房地产从固定资产中剥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会计科目。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CAS3规定了两种模式: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其准确性、可靠性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但是,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我国上市公司2014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共有1033家上市公司拥有投资性房地产,其中选择使用公允价值模式对其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的上市公司仅有50家,比例仅为4.8%。为什么大部分公司没有选取被广泛看好的公允价值模式以及这种计量模式对企业后续发展的究竟有何影响值得深思。皇庭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056;200056)(以下简称:“皇庭国际”)是一家集商业、地产、物业为一体的集团化上市公司。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在2012年被证监会警告退市。在这种情况下,皇庭国际选择将其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由历史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从而其顺利扭亏为盈,规避了退市风险。本文以皇庭国际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分析其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的过程,探究其背后的动因,并对两种计量模式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对两种计量模式选择的启示,并针对如何推广公允价值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投资性房地产 计量模式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3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1 绪论9-18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目的10
- 1.1.3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3 文献述评14-15
- 1.3 研究内容15-17
- 1.3.1 主要内容15-16
- 1.3.2 论文框架图16-17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7-18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创新点17-18
- 2 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理论18-22
- 2.1 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概念18-19
- 2.1.1 投资性房地产18
- 2.1.2 公允价值18-19
- 2.1.3 历史成本19
- 2.2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分析19-22
- 2.2.1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19
- 2.2.2 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19-20
- 2.2.3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化20-21
- 2.2.4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21-22
- 3 皇庭国际简介22-31
- 3.1 皇庭国际的发展历程22-23
- 3.2 皇庭国际的股东情况23-24
- 3.3 皇庭国际的战略方向24-25
- 3.4 皇庭国际的治理模式25-26
- 3.5 皇庭国际的主营业务26
- 3.6 皇庭国际的经营环境26-27
- 3.7 皇庭国际的财务状况27-31
- 4 皇庭国际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分析31-42
- 4.1 皇庭国际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动因分析31-32
- 4.1.1 融资的需求31-32
- 4.1.2 扭亏为盈,,规避退市风险32
- 4.2 计量模式变更前后对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影响32-35
- 4.2.1 计量模式变更前皇庭国际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32-33
- 4.2.2 计量模式变更后皇庭国际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33-35
- 4.3 计量模式变更对财务状况的影响35-36
- 4.3.1 计量模式变更对财务状况的有利影响35
- 4.3.2 计量模式变更对财务状况的不利影响35-36
- 4.4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的个例对比分析36-37
- 4.4.1 皇庭广场以成本模式计量36-37
- 4.4.2 皇庭广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37
- 4.5 历史成本模式计量下存在的问题37-39
- 4.5.1 很难确保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37-38
- 4.5.2 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相背离38-39
- 4.5.3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39
- 4.6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点39-40
- 4.6.1 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39-40
- 4.6.2 有利于投资者决策40
- 4.6.3 有利于企业国际化40
- 4.7 皇庭国际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的启示40-42
- 4.7.1 应立足于企业自身情况40-41
- 4.7.2 注重对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分析41
- 4.7.3 提高风险承受能力41-42
- 5 推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建议42-44
- 5.1 健全房地产市场环境42
- 5.2 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42-43
- 5.3 改进财务评价指标43-44
- 6 结论44-46
- 6.1 文章的研究结论44
- 6.2 局限与展望44-46
- 6.2.1 文章的局限之处44-45
- 6.2.2 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全华;试论数字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马曙光;吴联生;;会计计量的含义与属性[J];财政监察;2002年07期
3 王善霞;小议会计计量的特点及其观念的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4 黄中生,褚友祥;论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黄晓榕;;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探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苗茵;常茂松;;关于资产计量属性的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于朱婧;;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8期
8 张婧;;浅析新会计准则亮点——公允价值计量[J];金融会计;2006年08期
9 张婧;周薇;;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会计计量的理性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S1期
10 何寒剑;李菊秀;陶凡俐;;浅论资产计量属性[J];财政监督;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榕;;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计量方面的重要突破[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2 戴新民;梁文;;关于计量属性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高波;;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在上市公司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孙衍;;论新会计准则中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A];建材建设工程优秀论文集[C];2011年
5 黄湘;;新准则框架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葛家澍;;会计选择问题探讨——面向公允价值的计量选择[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1期)[C];2009年
7 刘强安;;经济形态与会计计量——基于资本的观点[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8 刘建中;万鹏;;中日韩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允价值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孔令辉;赵彦锋;;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动态研究[A];北方省市自治区会计学会第二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专;;对金融资产确认计量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宫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走向国际趋同[N];中国会计报;2014年
2 王冬青;对会计计量组成要素的探讨[N];山西科技报;2004年
3 安凌云 山西省潞安矿业集团;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4 吕晓梅;科学认识会计计量作用[N];江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庞东梅;我国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重分类规定不作调整[N];金融时报;2009年
6 吕晓梅;科学认识会计计量[N];财会信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丁静;公允价值新概念:价格将取决于市场[N];财会信报;2014年
8 聂智陶 刘可;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解析[N];中国财经报;2006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刘玉廷 马来西亚会计准则理事会执行总监 诺丁·赞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项目经理 希拉里·伊斯蒙 巴西德瑞科塔独立审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恩内斯托·盖尔伯克 柴童;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国家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纪学传;浅谈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N];财会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肖健;公允价值计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梁爽;中外会计准则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刘宝莹;公允价值分层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曹霞;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陈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徐强国;会计价值论[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英杰;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陈志昂;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夏楠;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刘晏辰;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5 张颖;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钟仙萍;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7 赛娜;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研究—新黄浦与津滨发展计量模式比对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于瑞洁;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董留稳;公允价值计量下损益分离模式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10 孙玲;公允价值计量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76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aiwuguanlilunwen/87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