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碳化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碳化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干湿循环 碳化 耦合作用
【摘要】:对适用于河道护岸的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干湿循环-碳化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单一因素作用相比,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的质量增加,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碳化深度也明显大于标准快速碳化试验值。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多因素耦合作用对混凝土造成了更进一步的损伤;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质量损失及相对动弹性模量有较大影响;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下降。
【作者单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航道局;东南大学材料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干湿循环 碳化 耦合作用
【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T06-2)
【分类号】:TU528.2
【正文快照】: 0前言近年来,粉煤灰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业。粉煤灰的掺入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尤其高掺量粉煤灰(30%)可以使混凝土更加经济,使混凝土工业得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1-3]。我国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鹏;赵铁军;郭平功;Wittmann Folker H;;冻融和碳化作用对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2 赵铁军,李淑进;碳化对混凝土渗透性及孔隙率的影响[J];工业建筑;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愚;秦怀泉;李春红;;采用GFRP配筋解决混凝土碳化对桥梁面板的负面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9年04期
2 郑愚;秦怀泉;李春红;;采用GFRP配筋解决混凝土碳化对桥梁面板的负面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1年05期
3 何智海;刘运华;白轲;刘江红;;混凝土碳化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S1期
4 庞超明;高美蓉;徐剑;王伦;刘冠国;秦鸿根;;试验方法及碳化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白轲;杨元霞;;碳化作用对混凝土强度及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8年06期
6 赵冰华;费正岳;赵宇;张士萍;;碳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2年06期
7 元成方;牛荻涛;陈娜;段付珍;;碳化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3年04期
8 牛荻涛;孙丛涛;;混凝土碳化与氯离子侵蚀共同作用研究[J];硅酸盐学报;2013年08期
9 李士彬;孙伟;;疲劳、碳化和氯盐作用下混凝土劣化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3年11期
10 朱彦鹏;刘伟;李忠;崔晓燕;;碳化、冻融耦合作用对西北地区大断面城市隧道耐久性试验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愚;秦怀泉;李春红;;采用GFRP配筋解决混凝土碳化对桥梁面板的负面影响[A];2011复合材料桥梁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魏晓峰;焦楚杰;何娟;高乐;;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3 何真;赵高升;;碳化和冻融作用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延永东;氯离子在损伤及开裂混凝土内的输运机理及作用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2 孙丛涛;基于氯离子侵蚀的混凝土耐久性与寿命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万小梅;力学荷载及环境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范宏;混凝土结构中的氯离子侵入与寿命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文武;海工混凝土抗冻性与抗氯离子渗透性综合评价[D];重庆大学;2009年
6 王晨飞;氯盐环境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曹卫群;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的氯离子侵蚀与耐久性防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高创;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赵磊;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检测与评估[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福涛;二氧化碳改造普通和再生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段付珍;干湿循环机制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晓南;服役荷载对滨海混凝土桥梁碳化与氯离子侵蚀影响规律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成闪闪;超临界二氧化碳改造建材和在煤炭地下气化填埋中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魏晓峰;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性能砼耐久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廖新雪;重庆地区现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刘晓东;改善高性能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陈文;混凝土钢筋酸雨腐蚀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荻涛,陈亦奇,,于澍;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模式与碳化寿命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乃丰;;混凝土中钢筋腐蚀与结构物的耐久性[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忠意;邓安;周亚东;王海波;;干湿循环下复合固废填料配比对强度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6期
2 薛文;王卫仑;龚顺风;金伟良;;干湿循环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传输[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6期
3 袁璞;马芹永;;干湿循环条件下煤矿砂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9期
4 张鹏;柴肇云;;干湿循环条件下砂岩强度劣化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3年10期
5 张伟勤;刘连新;代大虎;;混凝土在卤水、淡水中的干湿循环腐蚀试验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李固华;高波;;纳米CaCO_3对砼耐干湿循环腐蚀性能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高原;张君;孙伟;;干湿循环下混凝土湿度与变形的测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杨礼明;余红发;麻海燕;周鹏;韩丽娟;;混凝土在碳化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2年05期
9 宿晓萍;王清;;复合盐与干湿循环双重因素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李尉卿;干湿循环对加气混凝土制品抗拉强度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卫军;余t
本文编号:1009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0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