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遗产与整体意象保护模式研究——以老工业城市沈阳为例
本文关键词:城市遗产与整体意象保护模式研究——以老工业城市沈阳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遗产 城市意象 物质形态 非物质形态 城市整体意象保护模式
【摘要】: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目前仍以建立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为主,保留对象主要局限在工业建筑(群)或工业遗产片区层面上,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深入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模式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然后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运用实地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沈阳老工业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沈阳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应选择城市整体意象保护模式。本文认为,该模式是对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要素类型和系统结构的保护,是对老工业城市特色的保护,是以往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的新发展,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具体措施加以实施。城市整体意象保护模式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对我国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整体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操作性较强的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整体保护的一种新模式。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科技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城市意象 物质形态 非物质形态 城市整体意象保护模式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08BJY131) 辽宁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辽宁工业遗产景观旅游价值评估及其利用”(L09DJY053)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本溪湖中国近代煤铁工业遗址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W2011158)
【分类号】:TU984.114
【正文快照】: 欧盟则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角度关注与之相一、问题的提出 关的更广泛问题,强调提高现有城市内部土地的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全球性的产 间使用价值(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业转移,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发展日趋停滞,同时形 凯蒂?威廉姆斯,1996)。此后,西方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鲍茜;徐刚;;基于大遗址保护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索——以洛阳玻璃厂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2 左宁;薛燕飞;;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谈城市特色形成的因素[J];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3 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4 解学芳;黄昌勇;;国际工业遗产保护模式及与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汪原;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之批判[J];新建筑;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雪,刘莹;意随景象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2 王晓南;;五凤溪场镇开放空间的特色与保护[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3 张凤;王营池;;构筑特色高校景观意象——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新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廖丹;;古镇的情感空间、管理空间及其旅游开发——以天府古镇黄龙溪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5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6 廖一联;方舟;屈晓勤;;对传统街区场所精神营造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7 张昊;张鲲;;浅析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目的及意义[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8 杨卫国;王京;暴磊;郭栋;;现代城市广场与历史文脉结合研究——邯郸市王朗城址公园概念方案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9 孙金芳;论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住区景观[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吴爱国;李娜;;风景区中历史街区整治规划方法实证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超群;刘松茯;;历史建筑与历史地段的同构[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于海漪;许方;朱灶芳;;婺源游山古村落空间体系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3 扈万泰;王力国;;1949年以来的重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演变——兼谈城市意象转变[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艾杰;郝飞;白小鹏;;城市高密度人工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胡跃萍;;莫让历史成为遗憾——初探重钢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沈俊超;;浅谈南京城市空间特色塑造[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何依;李瑞;;工业遗产建筑功能置换适应性研究——以太原面粉二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虹;王树声;;从遗产保护到城市文化环境营造——介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朱琳yN;;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上海工业遗产转型发展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佩娟;周晗;彭焱;;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斌;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帆;滇西德宏地区傣族传统村寨景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韩悦;城市道路景观整治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丁一;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与动态思考[D];郑州大学;2010年
9 张庆;黄河影响下的商丘古城空间格局探微[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振;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与组织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4期
2 刘佳;;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初探[J];重庆建筑;2007年06期
3 王正,韩冬青;格网——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一种方法[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4 阮仪三,张松;产业遗产保护推动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上海文化产业区面临的困境与机遇[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4期
5 刘健;;从衰败到复兴的蜕变——国外老工业区改造之经验启发[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2期
6 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2期
7 吴唯佳;对旧工业地区进行社会、生态和经济更新的策略──德国鲁尔地区埃姆歇园国际建筑展[J];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03期
8 闵洁;;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单霁翔;;大遗址保护及策略[J];建筑创作;2009年06期
10 潘东军;;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婷;龚晓浩;;从文化创意产业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飞;[N];中国旅游报;2004年
2 戴学锋;[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王国慧 曾明;[N];中国水运报;2006年
4 单霁翔;[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杨健;[N];解放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晶;德国鲁尔区城市产业遗存地再开发的考察与启示[D];同济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彭文洁;;大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层次[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5期
2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欧美工业文化的复兴[J];江苏城市规划;2007年01期
3 张京成;;我国工业遗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几点思考[J];科技智囊;2008年12期
4 王丽;洪明强;;“鞍山工业遗产”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Z1期
5 翁林敏;王波;;后工业时代无锡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J];建筑师;2008年06期
6 袁筱薇;;工业遗产改造形式探索[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7 潘东军;;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8 张京成;曾凡颖;刘利永;刘光宇;;工业遗产开发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J];科技智囊;2008年11期
9 ;全国首届工业遗产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于长英;;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红;;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天津工业遗产再利用[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强;袁剑华;;遗产廊道评价方法—以大运河工业遗产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Eusebi Casanelles i Rahola;;二十一世纪关于工业遗产的思考(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邓春太;;工业遗产调查与评价方法初探——以南京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谭超;任福君;;我国工业遗产中潜在科普设施利用初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葛天阳;;选择合适的保护性再利用模式,推动成功的工业遗产复兴[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齐奕;丁甲宇;;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研究——以武汉市现代工业遗产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怡丽;董卫;;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探索——以黄浦江沿线工业遗产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9 周威;陈畅;;“华山1914”对天津工业遗产创意类保护利用的新启示[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10 李剑波;;北京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及探索[A];北京学研究2013:文化·产业·空间[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晓东 通讯员 冉旭 张晓林;工业遗产:亟待保护和开发的“富矿”[N];中国煤炭报;2006年
2 化民;保护“工业遗产”,为明天留下历史[N];中国审计报;2006年
3 李佳;立法拯救工业遗产,刻不容缓[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孙漪娜;聚焦工业遗产[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Eusebi Casanelles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工业遗产:一个新的遗产[N];中国文物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双敏 孙漪娜;工业遗产:关注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记忆[N];中国文物报;2006年
7 单霁翔;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6年
8 陈国民;工业遗产的确定必须重视科技价值[N];中国文物报;2007年
9 云菲 金涛;工业遗产:留住摩登时代的记忆[N];中国艺术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 张刃;保护工业遗产也是保护工人阶级历史[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田燕;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汉冶萍工业遗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寇怀云;工业遗产技术价值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朱强;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北京大学;2007年
4 季宏;天津近代自主型工业遗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月;城市工业用地重组中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D];天津大学;2008年
2 汪瑜佩;上海工业遗产的再利用[D];复旦大学;2009年
3 彭芳;我国工业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胡刚;城市工业遗产的创意开发[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袁筱薇;维护再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性与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郑彦洁;新旧之间[D];四川大学;2007年
7 解翠乔;保护与复兴:工业遗产的环境重塑与活力再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夏洪洲;关于城市工业遗产的真实性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9 崇慧;文化创意视角下我国工业遗产开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卉;历史城区保护与复兴中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09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09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