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划分标准对基岩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场地划分标准对基岩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NGA强震观测数据库 地震动衰减关系 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摘要】:基于美国NGA强震观测数据库中描述场地的不同指标,定义了五种不同的"基岩"场地类型,得到了相应的数据集;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对应不同"基岩"定义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场地划分标准造成的基岩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差异。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关键词】: NGA强震观测数据库 地震动衰减关系 峰值加速度 反应谱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17843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15B01)资助
【分类号】:TU435;P315.9
【正文快照】: 引言地震动是引起震害的外因,是工程地震研究的主要内容。地震动的特性十分复杂,为了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方便,通常采用对特定地震动参数(主要指对工程结构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的参数,如幅值、频谱和持时等)进行研究的方法来开展探索。以现有的强震观测记录为基础,使用经验模型,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江余,杨伟毅;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3期
2 李爽;谢礼立;郝敏;;地震动参数及结构整体破坏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姜慧;余演波;王立新;;澳门地区建筑物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J];华南地震;2008年02期
4 李丽梅;刘建达;黄永林;;核电厂扩建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校核研究(英文)[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崔臻;盛谦;刘加进;冷先伦;;高山峡谷地区洞室群工程区域地下地震动参数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6 雷建成;攀西地区不同风险水平下基岩地震动参数之间的关系[J];中国地震;2002年02期
7 刘本玉,苏经宇,江见鲸;三维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人工神经网络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8 杨伟林,黄伟生,高志兵,李丽梅;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场地地震动效应及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9 孙崇绍;;西北黄土地区河谷城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研究——以兰州为例[J];西北地震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文辉;韩学东;王长军;赵建涛;彭艳菊;;冀东南堡油田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崇绍;;兰州市区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秀英;刘素英;;汶川地震诱发崩滑与地震动参数关系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彭艳菊;吕悦军;唐荣余;沙海军;赵建涛;;渤海蓬莱油田设计地震动参数及抗震设防标准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雪亮;;小浪底水库大坝的设计地震动参数[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5 陈鲲;高孟潭;;地震动参数区划中的不确定性分析[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吴鹏;周克森;;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大厦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A];高层建筑与桥梁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7 刘建达;高俊锁;董卫国;;岩土工程中的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永林;董卫国;;01版不同规范设计地震动参数规定的异同与协调[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鄢家全;;三峡工程三斗坪坝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参数研究[A];三峡工程坝址区工程地质与岩石力学研究文集(上册)[C];1992年
10 李自红;;太原地区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几种值的合理性比较[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水北调西线设计副总工程师 杨维九;抗震设计 水工建筑物的生命[N];黄河报;2008年
2 王静;川甘陕部分地区修订地震动参数区划图[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科学先进实用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N];陕西日报;2001年
4 记者 蒋建科;建筑物必须满足抗震设防要求[N];人民日报;2001年
5 ;防震高科技 地产新机遇[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6 吕佳琪;变“理论抗震”为实际抗震[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徐建华;打造一个安全的家[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茜;国务院要求各地重视农村民房抗灾能力建设[N];中华建筑报;2009年
9 记者 刘慧;全面升级抗灾防灾系统[N];大同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淋;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吕红山;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灾害风险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宋晋东;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用地震动参数及单台地震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烈度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席远;基于现行规范场地划分标准的地震动参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3 冯志仁;鲁能宝清发电厂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窦海岳;山东地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参数影响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9年
5 王小令;基于GIS的黑龙江省设计地震动参数查询系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6 李伟;基于地震动参数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7 胡进军;地下地震动参数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3年
8 赵真;基于工程特性的设定地震确定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怀刚;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10 李水龙;地震仪器烈度计算方法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1012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1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