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统计、收集与分析,从我国学者对沙里宁有机疏散思想的各方面研究出发,对有机疏散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原则、与其他城市分散理论的区别等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该理论所面临的问题,为该理论在未来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有机疏散 城市规划 应用
【分类号】:TU981
【正文快照】: 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是芬兰裔美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理论家。他的有机城市思想与有机疏散理论流传于世,至今很多学者对其实践应用进行探索。本文主要是对有机疏散的起源背景及学者们对有机疏散理论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与其他城市规划思想中的分散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新涛;;快速交通发展中我国特大城市有机疏散研究[J];城市;2011年07期
2 吴志强;《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导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2期
3 史舸;吴志强;孙雅楠;;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01期
4 金经昌;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J];城市规划;1979年02期
5 刘昆轶;柏巍;;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思想溯源[J];上海城市规划;2008年01期
6 陈长伟;吴小根;;基于有机疏散理论的城市旅游用地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7 张瑜;黄耀志;杨海明;;从有机疏散到生态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7年18期
8 刘国新;王君华;;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综述[J];特区经济;2006年05期
9 朱涛;;阅读梁思成之七 梁思成的城市规划思想综述:1930—1949[J];时代建筑;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亮;;“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2 秦海燕;丁绍刚;金芸;;都市生态主义——基于可持续的低碳城市营建理念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3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4 乔志敏;;我国农地问题求解[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1年00期
5 王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李强;;西方城市蔓延的界定与测度[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7 李利;;基于轻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发及应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云圣;;欲望与理性的平衡——读《城市发展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9 罗佩;毛蒋兴;;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互动探析——以广州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陈保禄;;城市住宅建设标准影响机制新探[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兴元;;演化的城市规划及其中国意蕴[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李欣;李枝坚;宋延鹏;蔡春;;人本理念下广东“理想城市”愿景及路径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利波;席光亮;张远景;;总规之路,路在何方?——探析城市总体规划的未来变革之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超荣;万艳华;屠李;;公共政策导向下的规划评审制度改革[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卫城;施源;韩娇;;城市发展单元:深圳推进规划实施的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盛鸣;叶伟华;周亚琦;;从刚性保护到有机管理:对深圳市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初步思考——兼议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实践探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莉;张玉坤;;都市农业——在城市层面实践“永续农业”思想[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董晓峰;;西方城市规划方法的基本类型与演变方向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曹杰勇;;理想社区的现实性运作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讨论新城市主义理论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影响[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宋建军;邵龙义;储成玲;叶剑平;孟繁瑜;;中国城市地质问题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闫晓云;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结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党杨;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9 阳煜华;基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奥林匹克公园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李P;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黄蕾;户外广告管理的立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韦娅;倡导性规划在珠三角地区的探索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代安锋;云南中等城市组群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崔潇;城市居住小区私家车停放空间与环境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廖磊;城市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延续[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向旋;1949-1978江浙沪工人新村住宅建筑及其户外环境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9 王铮;基于混合使用概念的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策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黄磊;济南城市天际线的解读与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序;赵富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结构模型与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2 解利剑;周素红;;区域一体化下的广州市居民城际通勤特征分析[J];城市观察;2010年04期
3 张庭伟;迈入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规划理论[J];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4 段进;回归本体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J];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5 何兴华;关于城市规划科学化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03年06期
6 童明;科学的,还是理性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基础思想的思辨[J];城市规划;1997年03期
7 童明;二元性的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实践[J];城市规划;1997年05期
8 吴志强;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J];城市规划;1999年01期
9 叶立梅,陈新国;北京的国际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调整[J];城市问题;2003年03期
10 傅鸿源;胡焱;;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琼;城市新区土地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伟强;陈艳艳;;公交导向发展模式促进城市“有机疏散”的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年07期
2 王军 ,刘江;什么是“有机疏散”[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040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4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