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杭州以风情小镇创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杭州风情小镇可谓是杭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产物。文章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乡村景观的研究和发展及其相关研究作了归纳梳理,了解相关研究内容与进展。研究中根据杭州市政府公布的杭州风情小镇名单与类型,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风情小镇进行重点研究,归纳总结历史名村(镇)型、主题开发型、产业集聚型三种不同类型的风情小镇的景观营造特点,并分析提炼出杭州风情小镇的主要景观构成要素及其景观特征,并指出当前风情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构建了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模型,对杭州风情小镇景观各方面建设内容及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权重确定,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三种不同类型的风情小镇景观进行质量评价,得出杭州风情小镇景观整体质量评价结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历史名村(镇)型风情小镇、主题开发型风情小镇、产业集聚型风情小镇景观。随后,文章在资料整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景观规划学、人居环境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提出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与五大景观设计策略,景观策略即合理规划,突出特色、拓展资金来源,创新建设模式、提升景观功能、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后期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等五大景观设计策略,拓展杭州风情小镇景观建设的思路。最后,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风情小镇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风情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完善、风情小镇空间设计、风情小镇环境建设、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村民参与的创造性内容设计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来指导杭州风情小镇景观建设。
【关键词】:风情小镇 景观设计 景观质量评价 杭州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10-16
- 1.2.1 国外相关研究10-13
- 1.2.2 国内相关研究13-16
- 1.2.3 研究评述16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1.3.1 研究目的16
- 1.3.2 研究意义16-17
- 1.4 研究内容17
- 1.5 研究方法17-18
- 1.5.1 文献查阅法17-18
- 1.5.2 实地调研法18
- 1.5.3 分析讨论法18
- 1.5.4 整体分析法18
- 1.6 技术路线18-20
- 2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相关概念及理论20-24
- 2.1 相关概念解读20-21
-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20
- 2.1.2 美丽乡村20
- 2.1.3 风情小镇20-21
- 2.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21-24
- 2.2.1 人居环境学21
- 2.2.2 景观生态学21-22
- 2.2.3 乡村景观规划学22
- 2.2.4 环境行为心理学22-23
- 2.2.5 园林美学23-24
- 3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调查分析24-63
- 3.1 调查对象24
- 3.2 调查方法24-25
- 3.2.1 资料收集24
- 3.2.2 实地调查24
- 3.2.3 访谈和问卷调查24-25
- 3.2.4 综合归纳与分析25
- 3.3 调查内容25-26
-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26-53
- 3.4.1 历史名村(镇)型风情小镇26-36
- 3.4.2 产业集聚型风情小镇36-44
- 3.4.3 主题开发型风情小镇44-53
- 3.5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构成要素53-60
- 3.5.1 自然环境53-54
- 3.5.2 建筑54-56
- 3.5.3 道路56
- 3.5.4 水体56-57
- 3.5.5 植物57-59
- 3.5.6 休憩设施及景观小品59-60
- 3.5.7 其他60
- 3.6 杭州风情小镇存在的主要问题60-63
- 3.6.1 景观建成效果存在差异61
- 3.6.2 地域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61
- 3.6.3 资金来源渠道有限61
- 3.6.4 景观教育性缺乏61-62
- 3.6.5 相关法规与管理缺乏62-63
- 4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分析63-77
- 4.1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方法63-64
- 4.1.1 层次分析法63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63-64
- 4.2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64-71
- 4.2.1 建立景观质量评价评价指标集64-65
-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65-70
- 4.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等级70-71
- 4.3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结果71-76
- 4.3.1 历史名村(镇)型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71-73
- 4.3.2 产业集聚型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73-74
- 4.3.3 主题开发型风情小镇景观质量评价74-75
- 4.3.4 景观质量评价结果分析75-76
- 4.4 小结76-77
- 5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策略77-85
- 5.1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原则77-78
- 5.1.1 整体性原则77
- 5.1.2 因地制宜原则77
- 5.1.3 以人为本原则77
- 5.1.4 文化性原则77-78
- 5.1.5 特色性原则78
- 5.1.6 经济性原则78
- 5.2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设计策略78-82
- 5.2.1 合理规划,突出特色78-80
- 5.2.2 拓展资金来源,创新建设模式80
- 5.2.3 提升景观功能80-81
- 5.2.4 完善相关法规,加强后期管理81-82
- 5.2.5 加大宣传力度82
- 5.3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主要设计内容82-85
- 5.3.1 与风情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完善82-83
- 5.3.2 风情小镇空间设计83
- 5.3.3 风情小镇环境建设83-84
- 5.3.4 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84
- 5.3.5 村民参与的创造性内容设计84-85
- 6 结论与展望85-87
- 6.1 结论85-86
- 6.2 本文创新之处86
- 6.3 本文不足之处86
- 6.4 展望86-87
- 参考文献87-91
- 图表目录91-93
- 附录1 杭州首批与第二批风情小镇具体名单93-94
- 附录2 杭州风情小镇景观专家意见征询卷94-97
- 附录3 专家评分权重计算结果97-100
- 个人简历100-101
- 导师简历101-102
- 致谢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洁,龚华;美、日、德景观设计比较[J];时代建筑;2002年01期
2 ;景观设计[J];工程质量;2003年12期
3 周向频;当代欧洲景观设计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2期
4 ;北京大学第二届“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召开[J];建筑创作;2004年06期
5 冷御寒;景观设计的艺术和技术[J];工业建筑;2004年12期
6 罗华;;荷兰景观设计解析[J];园林;2004年06期
7 李方方;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认识[J];装饰;2005年08期
8 许克福;景观设计误区初探[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年11期
9 倪立;;如何控制好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J];城市开发;2005年12期
10 ;用自己的方式做中国景观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玲;余俊;;基于场所和事件的景观设计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正国;;城市特色与景观设计[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3 邓卓智;;转河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导读[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王秉洛;;对“《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导读”一文的审稿意见[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2006年
6 褚海峰;;浅析景观设计的标准[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项彤;;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辨证法[A];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宣城分会论文集[C];2012年
8 苗飞;;室内景观设计及创新内涵分析[A];2014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刘草;;河北省唐山市海港医院景观设计[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易晓;郝健;;宜居城市的交通景观设计与评价[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顺应自然的景观设计[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铁铮;“土人”十年闯出中国景观设计新路[N];科技日报;2008年
3 ;澳景观设计国家奖名单出炉[N];中国花卉报;2008年
4 孝义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 陈映珍;住宅景观设计发展之前景分析[N];山西科技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陈韦;轰伟:景观设计要对土地负责[N];中华建筑报;2011年
6 邱桂奇;景观设计:地产行业转型助推器[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王曦;景观设计不能缺少思考[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时宜;景观设计颠覆是为了更好的回归[N];中国建设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曾佑蕊;法国景观设计的生态之道[N];中华建筑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郭泽莉;景观设计重在解决空间问题[N];中国花卉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同予;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陈圣浩;景观设计语言符号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匡纬;基于非线性思维观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杨震宇;工业遗址改造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曹磊;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亮;论景观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吴琼;景观设计系统论[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
3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丽;形态构成在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菲;邯郸市旧社区景观设计改造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范萌嘉;城市公共绿地草坪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钟奎;广东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亓小斐;济南泉水聚落空间环境与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9 罗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小城镇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张涵;云南文苑婚庆广场主题景观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2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4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