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饱和土中管桩的水平动阻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2:23

  本文关键词:饱和土中管桩的水平动阻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饱和土 管桩 水平振动 动力阻抗 剪切模量


【摘要】:为了考察桩、土主要参数对饱和土中管桩水平振动的影响,将土体分为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两部分,利用多孔介质理论的饱和土控制方程建立了饱和土-管桩的耦合振动模型。在考虑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边界条件的情况下,运用势函数解耦的方法对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的水平振动进行了求解。在考虑桩周饱和土和桩芯饱和土对管桩作用的情况下对饱和土中管桩的水平振动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管桩桩顶的水平动力阻抗,并分析了主要桩、土参数对管桩水平动力阻抗的影响。研究表明:管桩内外半径、桩周土和桩芯土剪切模量比、泊松比之比对管桩水平动力阻抗的影响较大,低频时液-固耦合系数比对管桩水平动力阻抗有一定的影响,而阻尼比之比对管桩水平动力阻抗阻尼因子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饱和土 管桩 水平振动 动力阻抗 剪切模量
【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112300410105);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122300410309)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No.2013GGJS-121) 信阳师范学院重大课题预研项目(No.2013ZDYY19) 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No.12007)
【分类号】:TU435;TU473.1
【正文快照】: 1引言桩基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桩基通常要承受各种动态荷载,所以有关桩基振动特性的研究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4]。从20世纪中期开始,管桩开始应用于铁道桥梁工程、建筑工程、高速公路、市政工程加固等工程领域。管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耀庄;李博;;单桩水平及水平-摇摆耦合振动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4期

2 刘林超;闫启方;;饱和土中管桩的纵向振动特性[J];水利学报;2011年03期

3 黄茂松;吴志明;任青;;层状地基中群桩的水平振动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4 石振明,陈建峰,祝龙根;PHC管桩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4年10期

5 丁选明;刘汉龙;;轴对称均匀黏弹性地基中现浇薄壁管桩竖向动力响应简化解析方法[J];岩土力学;2008年12期

6 余俊;尚守平;李忠;任慧;;饱和土中桩水平振动引起土层复阻抗分析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2期

7 杨文领;刘世美;林滨滨;;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管桩桩顶扭转复刚度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兴民;孔令召;陈建立;;窗函数对地基阻尼比测试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2 刘占芳,黄民战,李德源;液饱和多孔介质中瑞利型波的弥散和衰减[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3 刘林超;杨骁;;基于严格平面应变模型的土中群桩水平振动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7期

4 刘林超;闫启方;;一维分数导数粘弹性饱和多孔介质层的稳态响应[J];工程力学;2012年03期

5 高洪波;刘林超;闫启方;;分数导数微分算子描述的粘弹性土层中群桩的水平振动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6期

6 刘林超;闫启方;杨骁;;SH简谐波作用下桩土横向动力相互作用解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0期

7 刘林超;苏子平;;层状饱和土中单桩纵向振动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12期

8 郑云英,杨骁;流体饱和标准线性粘弹性多孔介质中的平面波[J];固体力学学报;2005年02期

9 闻敏杰;;黏弹性圆柱形衬砌结构振动响应的解析解[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10 刘林超;苏子平;闫启方;;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管桩水平动力阻抗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应跃龙;罗海亮;闻敏杰;;饱和黏弹性地基土中管桩纵向振动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廖俊展;软土应力各向异性及其对深基坑开挖性状的影响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胡育佳;桩基非线性静动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3 胡伟;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林超;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饱和土中单(群)桩纵横向振动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5 吴文兵;基于虚土桩法的桩土纵向耦合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马建军;土—细长结构物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章敏;非饱和土中桩的动力响应与循环荷载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王宁;改进的虚土桩法及其在非等截面桩纵向振动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辽沈地区静压管桩单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杨景松;复合载体夯扩预应力管桩施工及承载性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3 闫启方;分数导数粘弹性土层中单(群)桩水平振动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苏雷;可液化场地群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忠;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填芯混凝土抗拔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军;垫层地基与复合地基土动力参数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延峰;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建模[D];天津大学;2009年

8 邹东升;桩基础水闸荷载分担比分析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徐雁飞;基于ANSYS地震作用下群桩动力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罗庆;单、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动力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英才,M.Novak;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的动力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2期

2 刘林超;苏子平;闫启方;;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管桩水平动力阻抗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周云东,巢捷,刘汉龙,张霆;现浇薄壁管桩成桩振动影响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骆文和;闫启方;;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粘弹性土中管桩的纵向动力阻抗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5期

5 李强,王奎华,谢康和;饱和土中端承桩纵向振动特性研究[J];力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杨峻,吴世明;非均质流固耦合介质轴对称动力问题时域解[J];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7 李强;;饱和土中端承桩非完全黏结下的竖向振动特性[J];水利学报;2007年03期

8 王戍平;深厚软土中PHC长桩的时效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9 陈凡,罗文章;预应力管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时的尺寸效应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0 周铁桥,王奎华,谢康和,郑宇杉;轴对称径向非均质土中桩的纵向振动特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骆亚生;;饱和土的三轴渗透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6年06期

2 李晓欣;李亮;杜修力;;饱和土动力问题求解的隐-隐格式交替解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3 王小岗;;埋置力源下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的三维Lamb问题解答[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4 何芳社;黄义;;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土的基本方程组[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5 穆朝民;任辉启;李永池;辛凯;;爆炸波在高饱和度饱和土中传播规律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3期

6 王小岗;;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竖向振动的衰减特性[J];岩土力学;2008年03期

7 吴瑞潜;马玉龙;谢康和;;初始孔压特殊分布的饱和土一维热固结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穆朝民;齐娟;辛凯;;高饱和度饱和土中结构对爆炸波反射规律的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05期

9 穆朝民;齐娟;辛凯;;高饱和度饱和土中爆炸波与结构的相互作用[J];岩土力学;2011年02期

10 王义华;鲁晓兵;王淑云;时钟民;;动载下桶形基础的沉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周香莲;;饱和土中孔洞应力集中问题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2 张永杰;曹文贵;赵明华;赵衡;;考虑体积变化的饱和土固结排水统计损伤本构模型[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胜立;陈龙珠;Pan E;;埋置荷载作用下饱和土半空间的三维简谐动力Green函数[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鲁晓兵;矫宾田;王淑云;;饱和土中的断裂的简化分析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姜领发;陈善雄;;饱和土中任意形状衬砌对稳态压缩波的动力响应[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黄雨;张锋;叶为民;;饱和土坡降雨变形的数值模拟[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王桦;程桦;荣传新;;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冻土导电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8 金向东;吴成元;;复合振动测试技术探讨[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姜南;赵慧芳;;结构-地基体系水平位移与扭转耦合效应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10 张洪武;;非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应变局部化数值模拟[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瑞潜;饱和土一维热固结解析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夏志凡;基于完全耦合理论的饱和土地基上结构动力响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马晓华;饱和地基上条形基础的摇摆振动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4 邢义川;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与变形——强度特性规律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5 张雪东;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在非饱和土力学中应用的基本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助贫;三轴试验土样变形的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升;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的损伤统计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莫瑞;岩土变形过程模拟的统计损伤方法新探讨[D];湖南大学;2008年

3 杜楠馨;含软弱饱和土夹层场地中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温立平;饱和土层状沉积谷地对平面P波散射的解析解[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宗峰;饱和沉积河谷对平面P和SV波的散射[D];天津大学;2006年

6 卓旭炀;复杂场地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3年

7 周巧芳;饱和土中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姚贝贝;土的连续加载固结试验方法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9 杨雪莲;非饱和土的强度及变形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10 王祥建;二维饱水介质的波动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3年



本文编号:1067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067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