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锚杆刚度系数计算的探讨
本文关键词:关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锚杆刚度系数计算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岩土锚杆 刚度系数 锚固段 切向弹簧 协同变形 剪应力
【摘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给出了锚杆刚度系数的计算公式,笔者认为该公式存在问题和缺陷:1锚固段越长,锚杆刚度系数反而越小;2锚杆刚度系数仅与锚杆材料参数、尺寸有关,而与土层性质毫无关联。该公式在推导过程中将剪应力沿锚固段的分布情况过于经验化和简化,未能真实反应锚杆荷载的传递原理。基于锚杆和土层协同变形原理,类似于文克尔弹性地基梁的处理方式,将锚杆周围土体等效为一系列独立作用的切向土弹簧,同反映地层法向特性的基床系数,引入了反映地层切向特性的剪切刚度系数,通过建立锚固段的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新的锚杆刚度系数计算公式。与规程公式不同的是,该公式表明锚杆刚度系数随着锚固段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增长率是减少的,同时,还表明了锚杆刚度系数与土层剪切刚度系数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岩土锚杆 刚度系数 锚固段 切向弹簧 协同变形 剪应力
【分类号】:TU476
【正文快照】: Group Co.,Ltd.,Beijing 100020,China)0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对地下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如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大型地下室及车库等。开发这些地下空间涉及大量的深基坑工程,其规模和深度不断增加,其周边环境也越来越苛刻。此类深基坑工程,往往要求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广峰,米海珍;黄土地层中锚杆受力性能试验分析[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丁秀丽,盛谦,韩军,程良奎,白世伟;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3 汪海滨,高波;预应力锚索荷载分布机理原位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4 黄志怀;李国维;王思敬;李维朝;;不同围岩条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结构破坏机制现场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5 曾宪明;范俊奇;李世民;;锚固类结构界面剪应力相互作用关系试验研究[J];预应力技术;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圣;林舸;黄海峰;;小湾电站堆积体边坡锚固响应规律数值模拟实验[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2 刘霁;陈建宏;周智勇;;预应力锚索-地梁结构在岩体中传力规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3 徐前卫,尤春安,朱合华;预应力锚索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其锚固机理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4 肖本职;吴相超;;隧道式锚碇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罗卫华;胡毅夫;张爱民;;预应力锚杆内锚固段锚固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周密;孙世国;;新型锚杆加固特点及其适用性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7 扈世民;张顶立;王梦恕;;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作用效果[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徐平,李云鹏,丁秀丽,王芝银;FLAC~(3D)粘弹性模型的二次开发及其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2期
9 景锋;成传欢;余美万;陈昊;刘元坤;;锚索内锚段荷载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5期
10 查支祥;许波;王霞;;平面应变条件下锚固类结构第二交结面黏结应力分布[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谭云亮;张立俊;赵志刚;赵同彬;;横向锚固大试块岩体单轴压缩力学特性数值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国周;贾金青;;锚杆与土体界面渐进破坏的解析解[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岿华;李海林;胡德生;;预应力锚索锚头群锚效应分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娄国充;王树栋;赵玉成;;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的力学行为与群锚效应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汉鹏;李术才;高延法;朱维申;;底鼓巷道预应力锚索反底拱联合支护及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红亮;栾茂田;;加锚岩体锚固效应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汪海滨;李小春;高波;;隧道式复合锚碇系统中的岩石力学问题[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姜朋明;盛欢;许为强;;预应力锚杆地震反应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红;风化岩体中压力型锚索锚固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康钦容;缓斜煤层群采动影响下底板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刘思思;基桩自锚静载测试技术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朱志刚;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何思明;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朱晗迓;破碎岩质边坡锚固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赵晓彦;类土质边坡特性及其锚固设计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8 姜谙男;大型洞室群开挖与加固方案反馈优化分析集成智能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9 郜进海;薄层状巨厚复合顶板回采巷道锚杆锚索支护理论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10 吕庆;边坡工程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丹;土层锚杆应力损失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穆伟刚;盘式锚杆破坏机制的试验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3 徐雪飞;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工重力坝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宇翔;交河故城崖体锚杆加固数值模拟与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栗红玉;预应力锚索侧阻力分布规律的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6 张强;锚固系统应力传递规律的试验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作卢;锚固体剪应力分布特征研究及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8 覃俊;石屏一矿三软煤层回采巷道锚杆锚索支护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柴卓;黄土边坡与抑制结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唐均;预应力锚索长期耐久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伟辰;不同试验方法对GFRP筋粘结强度的影响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3年05期
2 郑明新,王金才;黄土锚固及其应力机制的数值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8年01期
3 仲伟秋,王海超,何世钦;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袁勇,贾新,闫富友;岩石GFRP锚杆的可行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5 朱彦鹏,王秀丽,狄生奎,王文达;黄土边坡建筑的抗滑移设计[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闫富有,贾新,袁勇;砂浆粘结GFRP锚杆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12期
7 张晗旭;应用有限单元法探讨预应力岩锚的作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张发明,邵蔚侠;岩质高边坡预应力锚固问题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9 王霞,郑志辉,孙福英,曾宪明;锚索内锚固段摩阻力分布及扩散规律研究[J];煤炭工程;2004年07期
10 高丹盈,B.Brahim;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及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J];水利学报;2000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海滨;山岭隧道地下水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滢;李柏明;;锚杆无损测试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S1期
2 张慧乐;刘钟;赵琰飞;柳建国;;拉力型扩体锚杆抗拔模型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02期
3 喻骁;曹秀丽;;锚杆耐久性研究回顾与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12年07期
4 张耀年;;谈谈锚杆(索)的基本试验[J];福建建设科技;2012年04期
5 向同祥;真空高压灌浆锚杆[J];建筑技术通讯(施工技术);1975年04期
6 山本稔;王桂林;;适用于各种地层条件的注浆式锚杆[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6年11期
7 杨湖,王成;弹性波在锚杆锚固体系中传播规律的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2003年02期
8 刘海峰,苏震,王珍,宋建夏,李义;不同约束下锚杆纵向振动规律的理论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3年02期
9 朱自强;何现启;;全长锚杆的无损检测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10 李铀;朱维申;白世伟;彭意;;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支护的新型可伸长锚杆[J];中南公路工程;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银平;靳熙;;右旋等强锚杆钢筋的生产实践[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育;郭志昆;;锚杆腐蚀与防腐保护分析[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明恕;郑雨天;何修仁;;全长锚固锚杆的力学模型及其设计计算[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4 任非凡;徐超;谌文武;;南竹加筋复合锚杆承载特征现场试验[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刘保平;陈武;席月鹏;;扩大头(囊式)锚杆新技术[A];2013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12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翟金明;周丰峻;刘玉堂;;扩大头锚杆在软土地区锚固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张诗光;;玻璃钢锚杆制造技术浅析[A];第十六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成禹;赵喜斌;张继奎;;管式锚杆提高破碎围岩支护效果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陆庭侃;戴耀辉;;全长锚固锚杆在回采巷道层状顶板的工作特性[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继红;陈文娟;;复合锚杆及其足尺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颖敏翟金伦;锚杆回收有了专用钻杆[N];中国矿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玉军;锚杆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D];兰州大学;2006年
2 薛道成;煤矿巷道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及在西山矿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3 任非凡;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梁月英;土层扩孔压力型锚杆的锚固机理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唐仁华;锚杆(索)挡土墙系统可靠性分析计算方法[D];湖南大学;2013年
6 张选利;柔性注压锚杆锚固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曹佳文;充气锚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8 孙冰;不同围岩中锚杆锚固系统的低应变动力响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义;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与巷道围岩稳定性预测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建功;锚杆—围岩结构系统低应变动力响应理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拥政;锚杆杆体的受力状态及支护作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2 张艳军;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室内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张强;膨胀锚杆锚固层制造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钟宙灿;基于时频分析的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树光;纤维硬塑锚杆及其支护参数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6 徐骏;锚杆接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及其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岳帅;内嵌光纤复合纤维增强树脂智能锚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陆林龙;搅拌水泥土锚杆的试验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9 赵冬松;锚杆受荷条件下的声学特性数值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平;高耐久性锚杆在水下挡墙中的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19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1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