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考虑累积损伤效应的围岩变形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1:15

  本文关键词:考虑累积损伤效应的围岩变形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累积损伤效应 岩体劣化 爆破开挖 围岩变形 爆破振动


【摘要】:隧道爆破开挖诱发的动力扰动作用范围往往远大于其开挖进尺,同一部位围岩受到循环爆破开挖的多次扰动普遍存在累积损伤。对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导流洞爆破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和围岩变形监测进行了监测和数值分析,基于累积损伤理论,通过引入损伤判据及损伤变量,考虑计算中产生的不同程度的损伤区域的岩体参数劣化,并将劣化后的参数引入相应损伤单元进行后续开挖爆破数值模拟计算,从而对岩体爆破开挖累积损伤效应进行模拟。通过比较乌东德水电站导流洞的实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发现,考虑累积损伤的计算结果无论是爆破振动速度还是围岩变形均更接近于实测值。对爆破开挖的分析模拟中应考虑围岩的多次循环爆破累积损伤效应。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累积损伤效应 岩体劣化 爆破开挖 围岩变形 爆破振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274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5130918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No.2014M552099) 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DQJJ20130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2013-IV-087)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1引言在当前水电工程、矿山开采、交通工程和核电基础工程中,岩石开挖仍广泛采用爆破方法。爆破开挖虽然经济、高效,但在破碎抛掷岩体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对近区岩体产生扰动和损伤。在水工隧洞爆破开挖中,虽然常在轮廓线上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但爆炸荷载仍然对开挖轮廓以外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吉小明,黄秋菊,王景春;考虑岩石扩容性质的隧道围岩塑性区位移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陈宗基;康文法;黄杰藩;;岩石的封闭应力、蠕变和扩容及本构方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1年04期

3 李新平;陈俊桦;李友华;代翼飞;;溪洛渡电站地下洞室群爆破地震效应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4 李新平;陈俊桦;李友华;代翼飞;;溪洛渡电站地下厂房爆破损伤范围及判据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5 闫长斌;徐国元;杨飞;;爆破动荷载作用下围岩累积损伤效应声波测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6 吴刚;岩体在加、卸荷条件下破坏效应的对比分析[J];岩土力学;1997年02期

7 姚国圣;李镜培;谷拴成;;考虑岩体扩容和塑性软化的软岩巷道变形解析[J];岩土力学;2009年02期

8 孟凡兵;林从谋;蔡丽光;李博;;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中夹岩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岩土力学;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颖芳,周晶;人工神经网络在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2 柯长仁;蒋俊玲;陈升平;;混凝土单轴压缩损伤的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3 曾建宇;郭子雄;刘阳;;闽南农村房屋爆破振动损伤特征及防灾建议[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4 张宇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底层框架砌体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5 刘先锋;况龙川;孔凡林;杜清超;;爆破震动安全判据评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6 张凯;汪青松;黄素荷;;爆破振动测试在矿区的应用[J];安徽地质;2012年01期

7 赵新涛;刘东燕;黄海龙;;灰色关联分析在降低爆破地震效应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8 范秋雁;试论软岩支护的理论基础[J];地下空间;1999年04期

9 许江;鲜学福;王鸿;;循环载荷作用下周期充水岩石变形规律的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0 平琦;马芹永;徐晓核;;水库坝区竖井开挖爆破技术及振动测试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跃文;吴新霞;张慧;罗熠;;基于物联网的爆破振动无线监测系统[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2 宋常;冯新;周晶;;高混凝土重力坝在强震作用下损伤破坏的数值模拟[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李鹏举;冯光明;范玮刚;郑艳栋;张文涛;;煤岩体三轴卸围压的实验研究与应用[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江松青;刘文韬;于恒;;微孔洞形核对延性材料损伤与失效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晶;付强;邓守春;梁乃刚;;构元组集弹性损伤模型对准脆性材料损伤至断裂各向异性特征的分析[A];固体力学进展及应用——庆贺李敏华院士90华诞文集[C];2007年

6 张成良;李新平;代翼飞;;考虑损伤效应的岩锚梁光面爆破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孟海利;薛里;任亮平;张志毅;杨年华;;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爆炸效应分析[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8 于祖康;吕远;王朝军;;福炼深水管沟爆破技术控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9 马宏昊;沈兆武;;深孔微差加强松动爆破整治危险山体[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10 苗胜坤;;爆破技术在抗滑挖孔桩开挖施工中的可行性浅析[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西成;内爆与外爆加载下壳体的力学状态及破坏模式分析[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2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安全判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敬源;井壁稳定性若干力学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甄晓霞;大跨径钢桥桥面铺装体系力学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华;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杨溢;爆破荷载对蠕动边坡的累积效应及稳定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立鹏;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排水洞岩爆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邬玉斌;地下结构偶然性内爆炸效应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杰兵;平煤十一矿软岩破坏巷道修复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大为;空间热循环和辐照环境对LF6铝合金焊接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文武;淮南矿区典型煤层水力冲孔技术参数研究及消突效果考察[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云娟;类岩石材料蠕变本构试验研究及基于FLAC~(3D)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曹恒将;考虑动载的巷道顶板离层及控制的FLAC3D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丹;提升机动载荷作用下井塔振动分析与寿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鉴学升;隧道爆破对地面振动影响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路耀邦;关角隧道断层破碎带周边控制爆破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吕磊;深孔水耦合爆破防治冲击地压技术及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生权;吕中玉;刘宝琛;;隧道围岩爆破地震累积效应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2 鞠杨;环小丰;宋振铎;田鹭璐;毛彦U,

本文编号:1129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29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b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