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不同水胶比下钢渣粉与陶瓷抛光砖粉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10 04:27

  本文关键词:不同水胶比下钢渣粉与陶瓷抛光砖粉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钢渣粉 陶瓷抛光砖粉 水胶比 强度 化学结合水含量 孔溶液碱度


【摘要】:以工业废弃物钢渣、陶瓷抛光砖粉为辅助胶凝材料,通过对单掺钢渣粉及陶瓷抛光砖粉水泥在不同水胶比下的强度、化学结合水、孔溶液碱度及孔微观结构的测定,研究了在不同水胶比情况下,钢渣粉、陶瓷抛光砖粉在复合胶凝材料中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下,水胶比的改变对掺钢渣粉水泥的抗压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掺抛光砖粉水泥,而对纯水泥的影响程度最小;在相同掺量、相同龄期条件下,单掺钢渣粉、陶瓷抛光砖粉水泥试样的化学结合水含量均随水胶比的减小而减小,试样的孔溶液pH值和抗压强度则随水胶比减小而增大;水化体系微观结构随水胶比的减小变得更为致密。不论水胶比大小,掺钢渣粉水泥水化体系的孔溶液pH值和化学结合水含量较掺陶瓷抛光砖粉水泥的高,但其抗压强度却低于掺陶瓷抛光砖粉水泥试样,这表明抛光砖粉的火山灰活性及微集料填充效应较钢渣粉要强,其微观结构较为致密。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0K026)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钢渣是炼钢工业的废渣,其排放量约为钢产量的15%~20%[1]。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产生的废弃钢渣每年高达6 500万t[2]。目前,我国钢渣的整体利用率偏低,大部分废弃在堆场,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有众多研究表明[3-5],钢渣粉的矿物组成包括硅酸二钙、硅酸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奎军;王功勋;祝明桥;;养护条件对钢渣粉水化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1年06期

2 刘志勇;孙伟;;与钢筋脱钝化临界孔溶液pH值相关联的混凝土碳化理论模型[J];硅酸盐学报;2007年07期

3 王强;阎培渝;;大掺量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性能和浆体结构[J];硅酸盐学报;2008年10期

4 李响;阎培渝;阿茹罕;;基于Ca(OH)_2含量的复合胶凝材料中水泥水化程度的评定方法[J];硅酸盐学报;2009年10期

5 侯贵华;李伟峰;王京刚;;转炉钢渣中物相易磨性及胶凝性的差异[J];硅酸盐学报;2009年10期

6 王功勋;;陶瓷抛光砖粉作辅助胶凝材料的火山灰性[J];硅酸盐学报;2010年07期

7 王强;阎培渝;;钢渣水化产物的特性(英文)[J];硅酸盐学报;2010年09期

8 梁晓杰;叶正茂;常钧;;碳酸化钢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活性[J];硅酸盐学报;2012年02期

9 王功勋;谭琳;聂忆华;田傼;;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2年06期

10 王功勋;谭琳;田傼;聂忆华;;陶瓷抛光砖粉与水泥熟料的相互作用[J];硅酸盐通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晓蕾;张盼月;曾光明;;粉煤灰掺用量对水泥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2 杨超;饶宗旺;邓坚勇;;抛光砖废渣制备轻质外墙砖工艺参数的研究[J];山东陶瓷;2011年03期

3 雷俊;魏无际;唐明辉;汤涛;章炳华;陈步荣;鲁钢;;混凝土管支架群腐蚀状况的普查、抽检及评价[J];材料保护;2008年10期

4 初雅杰;吴申庆;;多孔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J];材料导报;2008年09期

5 韩长菊;杨晓杰;周惠群;唐越;;钢渣及其在水泥行业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0年S2期

6 尚建丽;张凯峰;赵世冉;吴刚;李翔;;钢渣胶凝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7期

7 王功勋;苏达根;;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ceramic tiles using waste tile granules and ceramic polishing powder[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04期

8 李响;刘仍光;严建军;;粉煤灰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结构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11年03期

9 王功勋;高高;周璇;;利用工业废料制备再生陶瓷墙地砖[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4期

10 付鹏;刘卫东;;工业固体废弃物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J];佛山陶瓷;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亮;吴昊泽;谭文杰;赵华磊;刘梅;常钧;;碳酸化养护钢渣制备混凝土集料[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建新;余其俊;韦江雄;赵海晋;宫晨琛;钟根;;高温重构过程对钢渣胶凝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昊泽;赵华磊;谭文杰;丁亮;刘梅;常钧;程新;;CO_2预养护钢渣粗粉制备大掺量钢渣水泥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曾志兴;万超;;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七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建新;高温重构对钢渣组成、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强;钢渣的胶凝性能及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的作用[D];清华大学;2010年

3 万小梅;力学荷载及环境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响;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与浆体微观结构稳定性[D];清华大学;2010年

5 张同生;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的优化匹配[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伊元荣;含碱工业固体废弃物捕获CO_2反应特性与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华磊;碳酸化钢渣混合造纸污泥制备建材制品机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2 吴昊泽;利用钢渣和造纸污泥吸收工业废气制备建材制品[D];济南大学;2011年

3 奚修安;抛光砖废料的烧成发泡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吕海涛;利用抛光砖废料制备建筑吸声板材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祝泉;电熔棕刚玉除尘粉制备泡沫玻璃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6 周启伟;公路钢渣基层与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明明;碳纤维发热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文;利用陶瓷抛光废料制备抛光砖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荣凯;钢渣碳酸化反应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春晖;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碳化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雅柯;现代陶艺的艺术魅力[J];山东陶瓷;2002年02期

2 李东旭;矿渣水泥水化产物平衡体系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1年01期

3 胡曙光;何永佳;吕林女;;Ca(OH)_2解耦法对混合水泥中C-S-H凝胶的半定量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4 郑克仁,孙伟,贾艳涛,郭丽萍;水泥-矿渣-粉煤灰体系中矿渣和粉煤灰反应程度测定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张云升;孙伟;郑克仁;贾艳涛;;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水化反应进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洪滔,郭随华,张文生,李永鑫,陈益民;钢渣粉体颗粒形态与钢渣水泥强度关系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2年05期

7 阎培渝;张庆欢;杨文言;;养护高温对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S1期

8 石青;;美国钢铁渣工业的发展概况——钢铁渣综合利用考察报告[J];硅酸盐建筑制品;1980年04期

9 蒲心诚,杨长辉,何桂,赵廷仕;大掺量粉煤灰水泥研究[J];房材与应用;1996年03期

10 孙家瑛;磨细钢渣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安定性影响研究[J];粉煤灰;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永鑫;含钢渣粉掺合料的水泥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肖佳;水泥—石灰石粉胶凝体系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庆檐;谭洪光;唐祥正;;磨细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年06期

2 钱强;;悬臂振动筛在钢渣粉筛分系统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08年03期

3 陈平;何亨美;刘荣进;;高效低能耗除铁工艺在钢渣矿粉工业化生产中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4期

4 金强;贺鸿珠;杨刚;张超;王幼琴;;宝钢钢渣在混凝土材料中资源化应用技术研究[J];宝钢技术;2010年03期

5 唐祖全;钱觉时;王智;李长太;李健;;钢渣混凝土的导电性研究[J];混凝土;2006年06期

6 李云峰;王玲;林晖;;掺钢渣粉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8年09期

7 陈平;王红喜;王英;;一种钢渣基新型膨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程洲;李琴;陶德晶;陶常亮;翟建平;;钢渣助磨剂的助磨效果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年02期

9 朴星君;朱桂林;孙树杉;;钢铁渣粉对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作用[J];环境工程;2011年03期

10 陈苗苗;冯春花;李东旭;;钢渣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行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苏春;苏利钢;;配合比参数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六届(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宇栋;张君;韩珀;;粗骨料含量对混凝土断裂参数的影响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单锋;边培育;;钢渣代替硫酸渣配料在2500t/d生产线上的使用特点[A];2011中国水泥技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水泥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杜庆檐;谭洪光;唐祥正;;磨细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试验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余远明;管宗甫;张富春;许成;栗潮;;钢渣颗粒分布对水泥强度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磊;赵青林;何涛;周明凯;;超硫酸盐水泥砌筑砂浆性能研究[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若鹏;郭自力;刘元鹤;王庆军;;C100高强度自流平混凝土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少彪;石云兴;屈铁军;张燕刚;刘伟;;护坡型植生混凝土制备及其性能试验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培铭;龙广成;蒋正武;王新友;;粉煤灰的强度效应[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王培铭;龙广成;蒋正武;王新友;;粉煤灰的强度效应[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袁缨;钢渣粉成就高性能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记者李贺林;科行公司钢渣粉磨用卧辊磨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记者李文聪 通讯员贺月曦;京庆重机首条辊压机钢渣终粉磨系统将与宝钢合作[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上海同济大学 孙振平;高性能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掺加方式与适应性[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建国;混合材颗粒大小对水泥质量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倪小军;南京旋立重机FM风选磨多种工艺受市场瞩目[N];中国建材报;2010年

7 张潇雅 平遥县房地产管理局;发展绿色混凝土之我见[N];晋中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钢渣的胶凝性能及在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过程中的作用[D];清华大学;2010年

2 徐惠;硫酸盐腐蚀下混凝土损伤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苗苗;胶凝材料组成和温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2年

4 王阵地;基于无损监测的钢筋混凝土劣化过程和机理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2年

5 贾耀东;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碳化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马骁;基于无机聚合物水泥的新型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周立霞;西北戈壁地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8 胡良明;塑性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模型与破坏准则[D];郑州大学;2012年

9 刘燕;缺陷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对结构可靠度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美利;混凝土潮湿养护效率的电阻率评价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远明;安钢钢渣辅助胶凝性的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徐奎军;不同水热条件下钢渣粉作辅助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志军;复掺锂渣、钢渣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4 张少彪;植生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5 宋智伟;水胶比和养护时间对掺矿渣泵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6 张超;粉煤灰和炉渣作水泥混合材及粉煤灰掺量对不同水胶比混凝土的强度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万超;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李林;含水率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孙迎迎;混凝土水饱和系数影响因素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程宇科;掺复合型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65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5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