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文化”的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探索
本文关键词:“西湖文化”的生态智慧及其现实意义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生态智慧 西湖文化 整体环境观 山水城市
【摘要】:"西湖文化"是以西湖水利工程为核心,涵盖水利建设、风景营造、游赏组织及产业发展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因子的文化综合体,是中国水利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普遍性风景符号。结合《永乐大典》36个城市的西湖历史文献整理,围绕建设动因、选址、布局等关键因子统计,系统总结了在多元建设目标、城市水系组织、风景园林要素等方面的"西湖文化"生态智慧经验。并在分析相关典型城市西湖风景营建的基础上,提出西湖文化基于人与自然、社会共生互融的整体环境观和基于地域适应性的风景调和能力,对营造生态持续、人文健康的山水城市有着实践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学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群高密度空间效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15B00)~~
【分类号】:TU984.115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西方宗教、哲学为基础的“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语境下,东方传统生态智慧的探索成为国际性的研究新动向。汤因比(Arnord JosephToynbee)的《展望二十一世纪》(1974)[1]、卡普拉(Fritjof Capra)的《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1984)[2]、萨克塞(Ha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勇斌;;苗族村寨选址的生态智慧与历史情结[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2 王哲;;浅谈绿色建筑最新进展的推进[J];科技资讯;2013年04期
3 张晓春;李晓明;;门的空间结构对生态智慧的表述——以侗族杆栏建筑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任玉梅;吴忠贤;;流淌600年的生态智慧[J];当代贵州;2013年23期
5 王雪娇;王珊;刘东顺;;新疆喀什市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J];山西建筑;2014年15期
6 宫秋芬,隋水仙,郑士强;浅谈绿色建筑[J];山东机械;2005年0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迈;;重温与借鉴老庄的生态智慧[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2 王丽丽;;“长河”的生态美与生态智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程必定;;管仲的生态智慧及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A];2013第八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4 李鹏;刘雷;;试论青岛国际生态智慧城指标体系的构建[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强;;师法自然——侗族传统建筑蕴涵的生态智慧[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文;中国古人的生态智慧[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2 记者 周娅琴;刘亮明到运城生态智慧城采风[N];运城日报;2013年
3 记者 唐宜贵;宜昌引资400亿元建生态智慧新城[N];湖北日报;2014年
4 记者 董战轩;我市加速推进生态智慧城重点项目发展进程[N];运城日报;2014年
5 《老子评传》作者 陈鼓应 白奚;老子“生态智慧”的现代意义[N];光明日报;2002年
6 黄家雄;中国先哲的生态智慧[N];光明日报;2002年
7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潘岳;西方人开始琢磨中国的生态智慧[N];四川科技报;2009年
8 记者 苏黎原;发扬成绩 持续加力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智慧城建设[N];运城日报;2013年
9 记者 张越;强化措施 再接再厉 推进生态智慧城建设[N];运城日报;2013年
10 丁常云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道教生态智慧对当代社会环境保护的启示[N];联合时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茂林;渔业相关传统生态智慧与水域生态养护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澳;先秦道家生态智慧探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吕娜;论恩格斯的生态智慧及现代意义[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许玮;阿伦·奈斯“生态智慧T”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郑娴;阿伦·奈斯“生态智慧T”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书强;先秦儒家生态智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6 康庄;论《世说新语》中的生态智慧[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65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