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太阳能沼气的冷热电供能系统的集成及经济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联合太阳能沼气的冷热电供能系统的集成及经济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太阳能 沼气 冷热电联供 一次能源利用率 综合能源价格 减排
【摘要】:冷热电联供是一种先进、高效的能源系统,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气成本高,导致系统经济性差。太阳能和沼气是非常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来源广泛且廉价。将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太阳能、沼气完美地结合起来,集成为联合太阳能沼气的冷热电供能系统。该系统较为合理的组合方式是采用太阳能沼气池作为燃料提供装置,采用微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蒸汽换热器等作为供电、供冷和供热机组,采用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等装置为沼气池加热,太阳能不足时采用尾气加热。该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达到综合用能的目的,同时可有效治理环境。以某酒店作为该系统的用户对象,分析其经济性并与常规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为74.8%,而常规模式为62.3%;综合能源价格为0.3398元/(k W·h),而现阶段电网电价约为0.6元/(k W·h);环境与减排评价指标也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单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系;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1C0703)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学改革一般项目(项目编号:RKJGY1323)的资助
【分类号】:TU83;TM611
【正文快照】: 1前言冷热电联供(CCHP)是将冷、热、电三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联合供应,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供能方式,能够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使一次能源利用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能源的综合利用。该系统目前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天然气成本高,导致系统经济性差,如何解决这种先进、高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文涛;刘建禹;陈泽兴;沙微;;沼气燃烧器燃烧性能参数优化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年09期
2 孔祥强,李瑛,王如竹,黄兴华;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与节能经济性研究[J];暖通空调;2005年07期
3 和彬彬;杨勇平;段立强;;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性能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8年06期
4 李军;家用太阳热水器的经济性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彩欣;刁永发;;合肥地区住宅空调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J];安徽建筑;2007年01期
2 王瑜琦;张兴梅;赵玺灵;;燃料电池商业化对城市天然气供应模式的影响[J];城市燃气;2009年02期
3 赵飞;周渝慧;;非合作博弈在热电联产竞价中的应用[J];电力建设;2011年06期
4 王志伟;张泰岩;云曦;刘作良;;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评价指标比较[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5 王丽慧;吴喜平;;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效果受负荷稳定性的影响[J];建筑节能;2007年01期
6 于国清;张晓莉;孟凡兵;;单户住宅太阳能热泵供热的技术与经济分析[J];建筑节能;2007年01期
7 王飞;曹永生;于国清;;小型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综合热价模拟分析[J];建筑节能;2007年06期
8 陈玉英;兰州地区家用热水器的分析比较[J];甘肃科技;2003年02期
9 张永东;;太阳能应用于纺织厂空调系统的初讨[J];广西纺织科技;2010年03期
10 王士国;;余热锅炉的热力回收计算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施晓丽;舒水明;;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的冷热电三联供热力循环特性研究[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丁芳;;燃气轮机运用于电石炉尾气联合循环发电的发展前景[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靖华;;太阳热水器在住宅中普及应用的对策探讨[A];全国住宅工程太阳能热水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于国清;叶海;马国彬;;主动式太阳能直接采暖系统技术经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发表论文集[C];2004年
5 国乐君;杨洪海;周倩倩;;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晓辉;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赵玺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建筑热电联供系统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和彬彬;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先进能量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江江;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及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陈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全工况特性与主动调控机理及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蒋润花;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机理研究及全工况性能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廖春晖;燃煤热电联产区域供热系统热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热电厂能量利用与节能技术改造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超;基于热电冷联产技术的煤矿瓦斯利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徐君强;1000kW分布式无焦油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伟;基于全年负荷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5 李政义;动态负荷下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冯永强;三级恒温沼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慧敏;多级闪蒸水电联产集成系统的模拟与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蔚鹏飞;电厂集中供热供冷系统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甘建红;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晨;太阳能复合能源空调热水系统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中;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J];节能与环保;2002年03期
2 熊小刚,童明伟,严嘉;燃烧器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3 冯志兵,金红光;冷热电系统特性的探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年S1期
4 赵晓红,王爱洁;浅谈我国自动燃气燃烧器的发展[J];工业锅炉;2003年05期
5 尹丹模;吴懋林;高仲龙;张先棹;徐建石;邹展;穆建忠;沈金生;;一种新型的高性能预燃式燃烧器的研制[J];工业炉;1993年02期
6 孔祥强,王如竹,黄兴华;浅谈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2002年05期
7 刘永艳;王述洋;;大功率生物质燃气燃烧器的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7年02期
8 金苏敏,陶玉灵;柴油机废烟气驱动的热管废热溴化锂制冷机运行特性[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9 刘科;樊美婷;刘建禹;;户用沼气采暖锅炉燃烧器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8年03期
10 李刚;杨群发;炊密杏;张百良;;BCT-1型生物质燃气燃烧器的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凯夫,饶如鳞;燃气机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前景[J];煤气与热力;2002年06期
2 孔祥强,王如竹,黄兴华;浅谈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专刊);2002年05期
3 孔祥强 ,王如竹 ,黄兴华;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J];大众用电;2004年07期
4 孔祥强,王如竹,吴静怡,黄兴华;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与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S1期
5 ;关于冷热电联供技术进展情况[J];制冷技术;2005年04期
6 方宏;曹家枞;刘凤强;;小区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空调期优化运行研究[J];燃气轮机技术;2006年01期
7 孙志高;郭开华;;天然气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年02期
8 魏会东;吴静怡;王如竹;皇甫艺;许煜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及仿真[J];能源技术;2006年03期
9 王志伟;裴跃辉;;某建筑微燃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用能分析[J];节能;2006年09期
10 魏兵;王志伟;李莉;蒋露;;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在国外的发展状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飞;吴静怡;李胜;;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翁一武;苏明;翁史烈;;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应用分析[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3 魏会东;吴静怡;王如竹;皇甫艺;许煜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及仿真[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段常贵;王p,
本文编号:1166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6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