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12:12

  本文关键词: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 短柱 轴压 再生骨料 承载力


【摘要】:为了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设计了6根轴压短柱试件,对其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并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件的主要变化参数为骨料类型(天然骨料、重钛矿渣再生粗骨料取代率50%、普通再生粗骨料取代率50%)和圆钢管尺寸。结果表明:圆钢管混凝土柱和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具有相似的名义应力-应变关系、刚度退化规律、损伤积累规律、耗能能力、横向变形系数变化规律、荷载-位移关系、荷载-应变关系,再生骨料的类型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上述性质影响不大。对于约束效应系数ξ较大的试件,由于钢材对核心混凝土或核心再生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较强,所以其峰值应力及其对应的应变较大,延性较好,初始刚度较小,耗能能力较强。当试件的荷载超过其极限荷载的80%之后,圆钢管与核心再生混凝土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相互作用,再生混凝土在圆钢管的约束下处于三轴受压状态,大大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及其对应的应变,较好地改善了再生混凝土强度低,延性差等缺点。有限元计算可以较好地模拟圆钢管混凝土柱和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荷载-变形全过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将承载力计算式运用于圆钢管混凝土柱和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时,比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能力略低于普通圆钢管混凝土柱。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06,51008122,50968006)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落地项目(赣财教(2011)243号)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项目(20133BCB23015) 江西省重点基金项目(20114ACB01000,20122BAB206006)
【分类号】:TU398.9
【正文快照】: Study on circle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under axial compressionCHEN Mengcheng,LIU Jingjian,HUANG Hong(Innovation Centr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for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陈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6年11期

2 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荷载-变形关系的理论分析[J];工业建筑;2007年12期

3 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受力机理研究[J];工业建筑;2007年12期

4 李军涛;陈宗平;刘峰;;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年07期

5 陈梦成;刘京剑;黄宏;;钢管再生矿渣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S1期

6 陈宗平;徐金俊;薛建阳;;取代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退化的影响分析[J];实验力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翔宇,石少卿,尹平,刘颖芳;高强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试验和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王庆利;赵春雷;王金鱼;于淑芹;;CFRP与钢板的粘结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杜国锋;许成祥;余俊凯;;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4 温宇平;王清湘;;钢骨—钢管混凝土组合重载柱与钢梁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5 姚民乐;高金良;;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压短柱承载力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6 许开成;张安哥;;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7 李恋恋;赵均海;张常光;冯红波;;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8 陈联盟;;外包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9 陈伯望;王海波;曹国辉;;钢管混凝土组合筒体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10 欧阳雯欣;王清远;;灾后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及推广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尧国皇;宋宝东;黄用军;谭伟;;矩形钢管混凝土T型受压节点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顾威;赵颖华;倪庆清;;CFRP钢管混凝土轴压柱承载力研究[A];复合材料力学的现代进展与工程应用——全国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梁本亮;刘建新;;钢管混凝土核心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计算[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4 梁兴文;钱磊;谭丽娜;;基于ABAQUS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关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5 丁庆军;彭艳周;王发洲;胡曙光;;利用硫铝酸盐水泥制备C50泵送钢管混凝土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6 罗云峰;林东;李伟中;郭林;李寿冬;;补平用水泥净浆强度对基体强度检测结果的影响[A];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的部分新进展[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来;王琦;尹燕霞;;十字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来;王国兵;;T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来;马云良;尹燕霞;;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忠明;基于非局部增强梯度模型的混凝土断裂损伤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黄永辉;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病害机理与影响分析及吊杆更换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昌宏;带约束拉杆方形和矩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与延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左志亮;带约束拉杆异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受压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郑顺潮;钢纤维聚合物高强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潮;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与桁拱轴力弯矩相关曲线研究[D];福州大学;2009年

7 刘士润;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穿透式钢管混凝土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关宏波;GFRP套管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君平;主管内填混凝土矩形钢管桁架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10 谢建雄;大尺寸双肢圆端型钢管混凝土斜拉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波涛;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承载力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永梅;方钢管混凝土火灾条件下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红英;新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颖;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火性能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力;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模拟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丹;提升机动载荷作用下井塔振动分析与寿命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陈敏海;钢管混凝土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芳芳;钢骨-FRP管混凝土结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谢芳;钢管混凝土结构及其在输电塔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苏利勋;无网格法数值模拟岩体单裂隙水力劈裂[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惠琴,乐嘉麟;再生集料用于商品混凝土的研究[J];工程质量;2003年05期

2 李卫宁;徐金俊;陈宗平;苏益声;;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6年11期

4 马静;王振波;;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试验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肖建庄,李佳彬,兰阳;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与评述[J];混凝土;2003年10期

6 邓旭华;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5年02期

7 陈宗平;余兴国;柯晓军;薛建阳;;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0年06期

8 陈宗平;薛建阳;余兴国;柯晓军;;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9期

9 肖建庄;杨洁;黄一杰;王正平;;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轴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6期

10 王玉银;陈杰;纵斌;耿悦;;钢管再生混凝土与钢筋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志波;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莲琼;陶忠;韩林海;;圆钢管混凝土受压曲杆的力学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11期

2 黄宏;杨超;张安哥;尧国皇;;圆钢管混凝土不等偏压柱的有限元计算[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李艳双;王自光;;圆钢管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年10期

4 高胜伟;陈誉;;圆钢管混凝土桁架受力性能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韩林海,刘威;长期荷载作用对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6 卢辉,韩林海;圆钢管混凝土抗弯刚度计算方法探讨[J];工业建筑;2004年01期

7 宋彬彬;付功义;刘兵;虞晓文;任涛;;圆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局部抗拉强度分析[J];钢结构;2007年02期

8 丁发兴;余志武;;圆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7年04期

9 刘伟;丁发兴;邢锋;;基于组合单元的圆钢管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9年03期

10 黄宏;杨超;张安哥;陈梦成;;圆钢管混凝土不等端弯矩偏压柱的试验及理论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杨有福;;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初步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2 双妙;高建岭;张宏涛;;火灾下圆钢管混凝土温度场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3 魏华;王海军;;配筋圆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的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尧国皇;韩林海;;钢管初应力对圆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5 张文福;钟善桐;;圆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的简化设计方法[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建伟;杨亚彬;曹万林;;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桁架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尧国皇;韩林海;;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世界规程比较[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马欣伯;张素梅;;圆钢管混凝土国内外典型规程轴压构件承载力设计方法比较[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钟善桐;张素梅;;圆钢管混凝土轴压基本性能研究的新成果[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10 张文福;钟善桐;;圆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简化设计方法[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亚彬;圆钢管混凝土边框内藏钢桁架剪力墙抗震试验与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赵新宇;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及其节点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娟;圆钢管混凝土T型相贯节点动力性能试验和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璞;圆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高胜伟;圆钢管混凝土桁架整体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3 邢文彬;圆钢管混凝土桁架节点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庞静;圆钢管混凝土柱在火灾条件下温度场的计算和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朱俊;圆钢管混凝土T型焊接节点疲劳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张钻湖;平面X型圆钢管混凝土节点静力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李新;圆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8 李占辉;圆钢管约束下活性粉末混凝土本构模型有限元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世平;考虑概率可靠性的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宋谦益;圆钢管混凝土—钢管K形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5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75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