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景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成都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景观研究
【摘要】:自现代主义兴起以来,城市的地域特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许多城市变得千篇一律,恢复城市面貌的独特性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在只追求经济和效率的城市化快速进程下也遭到了面目全非的改造,传统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对其地域文化景观的研究需求迫在眉睫。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充分研读国内外对历史街区和地域文化景观的相关文献,了解地域文化景观和历史街区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找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取出文殊坊、宽窄巷子、大慈寺三个在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接着,分析并归纳成都的历史沿革与三大历史街区的形成过程,总结出成都的地域文化景观特征,为之后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提供依据。接着,对三个历史街区进行实地调查,利用观察法,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对各街区的地域文化景观要素进行详细调查,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成都历史街区中的地域文化景观特征,以及成都历史街区中地域文化景观的表现手法。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总结归纳出的内容,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历史街区规划策略,为未来历史街区的规划与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都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的主要特点有:从自然地理来看,成都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街区对水的灵活应用而凸显的水文化,以及历史街区中古树名木的保存与乡土植物的引入;从空间格局来看,成都历史街区以传统的路网形态、富含内涵的空间轴线和本地材料的地面铺装等体现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从民居院落来看,成都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主要通过对原址旧居的保留,以及新建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仿古或象征来体现。非物质方面的主要特点有:从宗教信仰来看,成都历史街区保留了区域内的寺庙或道观,并使其香火延续;从社会生活来看,成都历史街区通过对会馆、原住民等的保留,以及街区内定期举行的活动等方式对其进行体现;从民俗工艺来看,成都历史街区内各种各样的特色表演及手工店铺,以及富有工艺特征的小品,都生动地展现了其地域民俗工艺特色。(2)成都历史街区中地域文化景观的表现手法有直观展示、原址保留、本地材料运用、乡土植物栽植、地域文化特征模仿和地域文化意象提取。(3)在未来的历史街区规划中,出于地域文化保护的目的,规划者需坚持保护第一、注重人的参与、把握街区的文化精髓、发展的眼光这四点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大凤;张昌贵;薛君艳;杨狄荣;;三个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比较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明;;浅析历史街区的开发和保护[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陈铁夫;弓箭;;中小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探索——以江山市市心街历史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2011年02期
4 肖泳;申亚;黄瑶;;山地特色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探析[J];建筑创作;2011年11期
5 彭恺;周均清;;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历史街区复兴[J];城市问题;2012年11期
6 陈楠;王勇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更新——以铁井栏历史街区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7 郭超;;瑞士卢塞恩古街区保护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2013年03期
8 李孟波;;生物遗传法则:一种历史街区保护的新视角——以张家口市堡子里街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9 黄蓓,阮仪三;周庄市河街区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1987年04期
10 顾晓伟,祝波;历史街区的保护[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莉;;西安鼓楼街区保护与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康新宇;;小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复兴——以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和平;严爱琼;;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扬;;历史地区保护与复兴过程中的居民参与——以永州柳子街区保护更新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黄大树;;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区的保护 临海紫阳古街区的保护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白宁;;刍议西安市传统街区保护的法规、经济基础及组织实施[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黄浩;;景德镇三闾庙古街区保护与修复[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代阳;徐苏宁;;历史街区改造的美学解读[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黄大树;;历史文化名城古街区的保护 临海紫阳古街区的保护为例[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边克克;游小文;;历史街区改造中的活力延续[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丁;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历史街区的风貌保护[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理事 赵中枢;街区保护:重在认识 贵在细节[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周广宇;平江历史街区获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N];中国旅游报;2006年
4 记者 张甜甜;平江历史街区获遗产保护荣誉奖[N];苏州日报;2006年
5 记者 章映;历史街区规划 听听你的主意[N];温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章映;传承历史文化,还是繁荣现代商业?[N];温州日报;2008年
7 王伟英;看日本如何保护历史街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顾巍钟 王宏伟;既要保护老街区 也要善待老街坊[N];新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顾巍钟;老街区改造:不赚钱可以,搞砸了不行[N];新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邱骏;五巷——涵西街区:依依稻河水 袅袅两岸商[N];泰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明欣;经营城市历史街区[D];同济大学;2007年
2 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年
4 贺耀萱;建筑更新领域学术研究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析[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君;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邓慧;历史街区商业化进程中的体验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曹苇;西安鼓楼历史街区更新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刘军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朱文龙;西安老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耀兴;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利用探索[D];重庆大学;2007年
7 薛姣;传统居住街区公共设施的更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姜建涛;历史街区形象延续的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9 张志颖;沈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董义雷;合肥市城隍庙片区历史演变及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5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17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