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都市物质性规划建设的内涵与策略
本文关键词:公交都市物质性规划建设的内涵与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公交都市 公交导向 城市形态 路网布局结构 居住区设计
【摘要】:首先提出公交都市物质性规划建设的内涵,指出在规划建设层面既要重视公交设施、路权等纯交通设施问题,更要关注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是否适应公共交通发展。然后,面向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从宏微观土地利用(城市形态、新镇及居住区)、道路交通设施(多层次公交、路网布局结构、步行空间及静态交通)两方面设计公交都市物质性规划建设的策略及路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28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2728)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从世界范围来看,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在不断地进行艰难的竞争,在许多城市,城市公交 的市场份额正迅速减少[1]。批评者认为大部分原因在于公交系统的运营和管理不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但忽视了发展公共交通的土地利用逻辑。将公交发展困境归结为运营和管理问题实际上纵容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萍;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居住区布局形态——实例与分析[J];城市规划;2002年08期
2 陈小鸿;黄肇义;汪洋;;公交导向的城市道路网络规划方法与实践[J];城市规划;2007年08期
3 潘海啸;汤婛;吴锦瑜;卢源;张仰斐;;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06期
4 陈燕萍;彭科;;公共交通与社区规划设计——以深圳为例[J];规划师;2007年12期
5 李智慧;彭科;宋彦;陈燕萍;;如何制定公共政策来保障TOD的实施?——国际经验介绍及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2期
6 潘海啸;;美国城市建设中交通与土地使用规划新策略的启示[J];城市交通;2013年01期
7 徐康明;李佳玲;冯浚;孟自云;;定制公交服务初探[J];城市交通;2013年05期
8 王树盛;;大都市交通与空间一体化组织漫谈——来自组团式“职住平衡”的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12年12期
9 陈阳;杨涛;;公交都市的理解和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1期
10 石飞;;出行感知决策的心理学分析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勇政;储金龙;;公共交通主导下城市住区土地利用规划策略[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黄文娟;葛幼松;周权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3 秦海燕;丁绍刚;金芸;;都市生态主义——基于可持续的低碳城市营建理念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4 余侃华;张沛;王艳安;;低碳视角下大城市地区空间理性增长实现途径探析——以西安为例(英文)[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顾朝林;谭纵波;刘志林;戴亦欣;郑思齐;刘宛;于涛方;韩青;;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框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年02期
6 白栋;;评《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空间规划师的减缓和适应策略》[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年01期
7 朱家瑾,陈晓涛;步行者的交通——兼谈重庆市住区道路交通环境[J];重庆建筑;2004年01期
8 钱紫华;曹春霞;;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重庆建筑;2011年04期
9 郑文含;;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强度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10 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榕;蔡俊恒;王莉;朱恩云;高兵;强娟;;西安低碳城市规划初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陈金平;;“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思考——以上海市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平利;周海波;高程;;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以大连市高新区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静懿;高昊;;城市总体规划的碳排放指标讨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琳;石崧;王玲慧;;低碳城市理念及其在上海新城规划中的实践应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邓军;王胜利;;低碳交通规划的指标体系研究——以石家庄正定新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金琳;宋聚生;;深圳华侨城低碳建设与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钱紫华;曹春霞;;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9 胡海艳;董卫;;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设计初探——以武汉解放大道西段城市设计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李海深;姜建新;;“两型社会”背景下低碳城市规划——以九华滨江片区为例[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罗栋q,
本文编号:1205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0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