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用地分类体系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本文关键词:澳门特区用地分类体系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摘要】:本文介绍澳门特区土地用途分类体系的研究概况,包括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主要内容和创新点。澳门地区高兼容、高密度、新旧并存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行政主导、个案审定的规划管理模式等,决定了研究必须注重用地分类设计的务实与结构创新。鉴于澳门的实际条件及通过对国际经验的借鉴,课题组提出了非闭合的两层级用地分类体系方案,并建议引入特别区分类及用地功能兼容管理等做法。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协会;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U984.113;F301.2
【正文快照】: 用地分类标准是进行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工作的基础性技术规范,其规范性与合理性关乎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由于历史原因,澳门没有制定过统一完整的用地分类标准。在实务中,针对不同的规划建设项目,规划制定与规划管理采用的用地分类不尽相同。从现实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金华;黄家仪;;基于公众感知与参与视角的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谭光民;澳门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J];热带地理;1999年04期
3 童乔慧;盛建荣;;澳门城市规划发展历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凤云;张增祥;;澳门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刘奇志;朱志兵;;武汉与澳门城市规划体系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05期
3 袁壮兵;;澳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规划;2011年09期
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rban Planning System Between Wuhan and Macao[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1年03期
5 ;Evolution of Macao's Urban Spatial Morpholog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2年02期
6 陈相;;澳门土地综合承载状况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戴其文;肖刚;徐伟;谢燕娜;;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游客感知差异与旅游需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8 崔世平;程遥;韩佩诗;刘敏诗;;澳门特区用地分类体系研究的背景介绍[J];城市规划;2014年S1期
9 靳道兴;;明清澳门天主教堂建筑与澳门城市发展[J];兰台世界;2011年13期
10 郭恒亮,赵东平;澳门21世纪可持续发展探讨[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鹏;;浅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调整的社会学原因[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家辉;澳门土地法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可茵;澳门世界遗产的点、线、面结合[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伟州;山东省潍坊市市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黄世兴;澳门地籍管理与土地利用[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秀玉;2002~2003年度澳门湿地保护区水体水质调查与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梁海含;澳门路l9填海区湿地水质和芦苇氮磷的时空变化[D];暨南大学;2006年
6 蔡建峰;土地供给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骏;澳门环境地质变化对旅游环境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8 赵婷;高度城市化区域内遗址公园的公众感知与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2 陈金华;秦耀辰;孟华;;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黄玉理;龙良富;王玉琼;;我国世界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比较研究——以平遥、丽江古城为例[J];人文地理;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梅云;;关于修改铁路工程土的分类标准的探讨[J];路基工程;1992年03期
2 范劲松;柳炳康;扈惠敏;;城市道路建筑渣土三级分类体系试验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3 高捷;;英国用地分类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4 戚冬瑾;周剑云;;多维用地分类体系构建思考[J];规划师;2014年05期
5 朱雅琛;黄非;;CPC分类体系:开创专利分类体系新纪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02期
6 王波;;面向STKOS的概念映射及其系统实现[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7 徐颖;;日本用地分类体系的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6期
8 蒋帅;蔡军;;基于古典建筑文献中“亭”的分类体系研究[J];华中建筑;2014年05期
9 陈书开;陈罡;仓莉;;高等学校分类体系架构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8期
10 戚敏;国内搜索引擎分类体系初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华薇娜;;美国工程信息村中的工程分类体系探析[A];中国索引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房艳红;;从“15+2”模式到课程应用性分类体系基础上的多模式实践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吕品;张萍;林森;顾乡;;关于改革我国排球教材技战术分类体系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王余沛;刘梅姜;;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分类体系的衔接[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余沛;刘梅姜;;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分类体系的衔接[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剑飞;;国际洛迦诺分类体系在我国的研究与实践[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7 姜永志;;西方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的反思与建构[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廖远涛;肖荣波;艾勇军;;城乡一体的绿地分类体系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范敏;许志庆;朱宁;;CPC分类体系的特点和检索字段分析[A];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第二部分)[C];2014年
10 王善平;;建设科学的科技期刊论文主题-分类体系[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彭嘉陵;北美行业分类体系[N];中国信息报;2013年
2 忠民;透视新土地分类体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3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机械发明审查部 刘建;美国为何选用专利分类新体系?[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4 任晓玲;欧洲专利局即将推出清洁能源专利新分类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魏玮;顺应行业发展 细化基金分类体系[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李昭君;中国国家BIM标准探究——分类与编码势在必行[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陈连喜;“六大管理体系”激活用人机制[N];中国人口报;2006年
8 郑敏;杂文和类杂文[N];中国文化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德一;农业分类搜索引擎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刘梅;村镇教育资源分类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永春;建设项目集成化信息分类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4 黄弋芸;灾害应急管理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5 吴礼志;《中国网络信息分类法》编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吕峰;《城乡规划法》背景下的城乡用地分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瑞;基于多源POI数据的匹配融合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8 董桂平;现代汉语义类词典分类体系考察与研究[D];鲁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0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1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