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6 16:00

  本文关键词: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新天津生态城 指标体系 目标分解法 多元统计法 借鉴与参考


【摘要】:本文在深入的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目标分解以及多元统计等相关方法对中新生态城建设的指标进行构建,在传统的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了天津生态城实际,汲取精华、提升标准、丰富生态城建设新的内涵和发展要求,为我国其他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作者单位】: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规划院;天津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新生态城污水库环境治理与生态重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编号:2009BAC60B3)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共同提议在中国合作建设一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的城市。2007年7月,吴仪访问新加坡,与新方进一步探讨生态城选址和建设原则。随后,国家部委经过反复比选和科学论证,于9月底选址天津滨海新区。2007年11月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2 蔺雪峰;;中新天津生态城:低碳发展新模式[J];建设科技;2009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梅;;大梨树村成功建设对张其寨健康产业服务园区的启示[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李迅;;中国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战略与践行路径[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3期

3 李学锋;;生态时代城市发展的国际借鉴与中国愿景[J];上海城市管理;2012年03期

4 刘家贤;;新形势下苏州居住建筑生态设计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周亮华;;房地产低碳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郭理桥;;模型系统优化低碳生态城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7 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8 丁荣涛;;低碳生态城市信息监管体系构建及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9 吴琳;;武汉宜居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J];城市观察;2010年02期

10 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艳;;发展低碳建筑,建设宜居北京[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车志晖;刘海燕;;城市低碳化实践启示及发展模式探究[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陈猛;何芩;;基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低碳生态策略应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许可;周红明;;PCDM,推进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进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低碳城市理念运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邹鲁建;;从全球视角规范钢结构产业发展战略[A];影响中国-第二届中国钢结构产业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张亮;陈晓晶;俞露;;深圳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初探[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8 姚江春;肖红娟;;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方向与新型规划技术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9 钟鸣;李德智;;DSM项目能效标识测评体系及应用[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张雪峰;;中新天津生态城品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许熙巍;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研究(Ⅱ)[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张勇;转型期开发区特色的城市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蔡萌;低碳旅游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文燕;低碳背景下数字城市的建设与实践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8 郝文升;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姚德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李保华;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雪;低碳建筑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王光远;基于Urban-RAM模型的苏州低碳城市建设战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3 张莹;低碳视角下的苏州西部生态城规划探讨[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4 付而康;基于用地协调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柳云状;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章丽玲;低碳建筑市场良性供需互动体系的构建[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英童;中新生态城城市风环境生态指标测评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胡金舰;基于生态理念的寒地公共建筑空间调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高谦;低碳建筑材料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10 王旭;低碳建设伙伴关系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贵勋,金忠民;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2 曾孟军;;疏浚企业理财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J];交通财会;2008年01期

3 叶延琼;章家恩;秦钟;;珠江三角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4 陈东;陈静;;浅谈南宁市工程造价指标体系[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4期

5 来延肖;王卫卫;尹文浩;;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建筑节能进行综合评价[J];四川建筑;2007年04期

6 花玉文;陈猛;韩建军;;绿色建筑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供应商选择方法[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丁秀云;;北京节约型居住区试点[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3期

8 田权魁;陈燕娜;;大型建筑企业综合实力评价研究[J];山西建筑;2008年22期

9 卢梅;侯学良;;工程项目实施状态诊断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J];建筑技术开发;2008年12期

10 孙明达;高吉云;;城市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阿祺;;冷却水输送系数(WTF_(CW))的获取方法及其在节能诊断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车乐;邓小兵;;生态城市实验:2010“生态世博”指标体系构建[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袁少军;莫罹;张桂花;姜立晖;;宜居城市概念、指标原则及指标刍议[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常晟;王鑫;魏庆們;;大型公共建筑制冷机COP的实测与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于兰军;;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林尔凯;;小城镇住宅建设与人居环境示范工程指标体系研究[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于敬;张勇;余楼刚;;基于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考与探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常文韬;包景岭;李燃;温娟;;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建伟;刘兴昌;;城市滨水空间评价方法初探[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李倩;盛逖;;城市宜居指数评价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生;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通过[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通讯员 赵健勤;梳理创建指标体系 集中力量攻克难点[N];绍兴日报;2007年

3 廉桂志;青岛将老年场所建设纳入城区改造规划[N];中国老年报;2007年

4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郭帅 刘学敏;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问题探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王夏斐;坚持真抓敢抓长抓深入推进集中再整治工作[N];杭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沈琦;从关注规模到注重品质[N];建筑时报;2006年

7 记者 王夏斐;让杭州一年四季鲜花怒放[N];杭州日报;2010年

8 小雨;中新天津生态城通过生态指标体系认证[N];中华建筑报;2008年

9 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中期评估报告[N];杭州日报;2010年

10 钱厚琦;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N];中国建设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樊胜军;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雍怡;短距城市的理论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威;更新·嬗变[D];天津大学;2007年

4 吕文学;我国大型建筑企业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刘小波;我国城市小街坊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李成华;基于流程与实施的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宏;住宅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杨波;改扩建项目后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冯敏敏;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吴新燕;城市灾害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河北理工学院;2003年

5 贾卉;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管制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陈良美;建筑新技术评价模式及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章慧;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丁珊胭;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价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9 穆伟;旧城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方法初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付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59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59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