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换气时间对住宅自然通风效果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通风换气时间对住宅自然通风效果影响的研究
【摘要】:为改善严寒地区住宅冬季室内的空气品质,为室内人员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自然通风条件下,换气时间对室内温度和CO2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不同通风换气时间、室内温度和CO2浓度变化的对比工况,得出对于冬季采暖房间最佳的通风换气时间为上午9:00~10:00。
【作者单位】: 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分类号】:TU83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建筑中的人们,出现头痛、恶心、呼吸困难、反应迟钝等症状,从而出现“病态建筑综合症(SBS,sickbuilding syndrome)”。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3年的定义,病态建筑综合症是因建筑物使用而产生的症状,它包括眼睛发红、嗓子疼、困倦、头痛、恶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烨;武弋;;冬季自然通风对住宅室内空气品质的改善性能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5期
2 刘建国,刘洋;室内空气中CO_2的评价作用与评价标准[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许巧玲;;某高校学生宿舍CO_2浓度的测试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2 韩云龙;胡永梅;钱付平;陈光;;自然通风室内颗粒物分布特征[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2期
3 赵运超;石发恩;蒋达华;;赣州地区住宅建筑室内污染物浓度检测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许淑惠;董海广;马恬蕾;;太阳能烟囱辅助教室混合通风的温度分布特征研究[J];建筑科学;2010年10期
5 朱卫兵;张小彬;陈威威;;北方地区教室内空气质量测试与分析[J];暖通空调;2007年05期
6 张宏升;钱华;郑晓红;;南京市针灸诊室内空气品质现状测试与研究分析[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3年03期
7 张鑫;解东来;伍水木;温明霞;;密闭空间SO_2气体净化效果的模拟[J];山东化工;2013年12期
8 尹广庆;唐功臣;刘大星;张正兴;;1起一氧化碳急性中毒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05期
9 张春华;王静媛;董艳芬;;探讨腹腔镜手术中CO_2气体泄漏的职业防护[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淑惠;董海广;马恬蕾;;太阳能烟囱辅助教室混合通风的温度分布特征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景姝;双向通风窗的性能研究与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秀峰;自然置换通风条件下室内空气污染的演化规律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3 朱赤晖;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评价与灰色理论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俊俊;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在严寒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姜晓红;厨房操作间空气卫生质量的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3 黄敏;温室内氡浓度及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调查[D];兰州大学;2007年
4 陈威威;北方地区高校教室内空气品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刘丛林;东北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杨靓慧;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温明霞;一种吸收空气中微量SO_2气体净化器的研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金雷;小型双向换气装置对室内空气环境的改善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9 程浩;不同法规对新风量需求之比较及其对IEQ之影响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10 潘李丹;不同送风方式下室内热舒适性与污染物分布特征[D];东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小云;;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J];工业建筑;2007年03期
2 姜金华,彭新东;复杂地形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2002年01期
3 王琨,李文朴,欧阳红,姜安玺,赵宏峰,李玉华;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措施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王昭俊;孙晓利;赵加宁;刘京;;利用夜间通风改善办公建筑热环境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5 罗志文;赵加宁;;改进的通风性能评价指标——实际新风换气次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邱世聪,陈贵孚;通风换气改善居室空气质量及健康效应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2年03期
7 王桂芳,陈烈贤,宋瑞金,韩克勤,史黎薇,井海宁,李霞;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的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年03期
8 王琨,李文朴,李富林,欧阳红;短时通风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质量浓度影响[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徐凤,李少强,郑昭容,潘宝骏;三类公共场所空气污染指标的分析与评价[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10 唐建辉,王新明,盛国英,傅家谟;广州大型购物中心室内空气中PM_(10)、CO和CO_2的分布和来源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晋明;我国目前室内空气品质改善的对策与措施[J];暖通空调;2002年02期
2 沈晋明;室内空气品质若干误区辨析[J];暖通空调;2002年05期
3 凌均成;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与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4 沈晋明,刘玉峰;实时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与控制理念[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2年03期
5 罗青平,龙天渝,杨玉容;室内空气品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3期
6 李淑清;浅议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及其改善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7 徐文华;关于室内空气品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3年01期
8 张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对策与措施[J];住宅科技;2003年11期
9 黄振;室内空气品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刘建龙,张国强,阳丽娜;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综述[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海文;马九贤;巨永平;;室内空气品质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1998年
2 白玮;龙惟定;;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中的排序问题[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朱赤晖;李念平;;室内空气品质的不确定性及其灰色系统分析方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4 徐文华;;关于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5 谯华;谢朝新;陈志莉;谢有奎;;室内空气品质及改善手段的探讨[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孙秀平;杨小凤;;室内空气品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姜坪;李少侠;陈波;胡孟娣;;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品质检测与评价[A];2005浙江省暖通空调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尹国华;;室内空气品质现状分析与研究[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
本文编号:1278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27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