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断续裂隙阶梯状滑移模式及稳定性计算
本文关键词:岩质边坡断续裂隙阶梯状滑移模式及稳定性计算 出处:《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岩质边坡 阶梯状滑移 岩桥 边坡稳定性 二维颗粒流程序
【摘要】:阶梯状滑移破坏是一类典型岩质边坡破坏失稳模式。在总结断续裂隙阶梯状滑移的岩质边坡地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离散元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模拟研究了边坡阶梯状滑移破裂模式及其演化过程。边坡岩桥可归纳为剪切贯通破坏、张拉贯通破坏及张 剪混合贯通破坏3类。通过岩石细观颗粒黏结力场、岩桥段应力及破裂贯通演化分析,揭示了重力作用下阶梯状滑移是从下而上岩桥逐个渐进性破裂贯通演化的过程,坡体后缘张裂纹发展贯通是下部坡体的牵拉作用造成;以缓倾角阶梯状平行裂隙边坡(岩桥倾角90°,裂隙倾角30°)为例,阶梯状滑移过程大致可分为坡体弹性稳定变形、下部岩桥贯通破坏、中上部岩桥贯通 后缘张裂、整体沿贯通面滑移共4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坡体微断裂数急剧增加,为滑裂带扩展至贯通的临界失稳状态。基于滑移模式及其演化过程的认识,建立了岩桥剪切贯通、张拉贯通和张 剪混合贯通三类阶梯状滑移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模型,推导了考虑岩桥强度和贯通率的边坡安全系数极限平衡计算公式。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教育部山地城市建设与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22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CDJZR1220550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KLGP2011K003)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0引言岩质边坡是一个由完整岩石和不连续结构面组成 的复杂地质体,其变形演化和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石力学及地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根据变形破坏形态,常见的岩质滑坡类型主要有单平面滑动、楔形滑动、折线型滑动面滑动、圆弧型滑动面滑动(碎裂岩体)和倾倒破坏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润秋;;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2 刘顺桂;刘海宁;王思敬;胡波;张晓平;;断续节理直剪试验与PFC~2D数值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3 余华中;阮怀宁;褚卫江;;岩石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7期
4 黄达;岑夺丰;;单轴静 动相继压缩下单裂隙岩样力学响应及能量耗散机制颗粒流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文凯;黄润秋;许强;;斜坡震裂变形发育分布规律及危险性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述红;徐源;张轮;张敏思;;岩体隧洞损伤破坏过程实验及其颗粒流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胡相波;赵其华;王兰生;崔杰;;某古滑坡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4期
4 李杰豪;赵其华;;某水电站坝区崩塌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4期
5 张永双;石菊松;孙萍;姚鑫;;汶川地震内外动力耦合及灾害实例[J];地质力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徐奴文;唐春安;吴思浩;李桂林;杨菊英;陈冰;;微震监测技术在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7 霍宇翔;黄润秋;巨能攀;赵建军;;碎裂结构边坡变形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3期
8 赵建军;唐茂颖;巨能攀;霍宇翔;黄润秋;;高陡岩质料场边坡稳定性与支护设计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9 林锋;黄润秋;严明;蔡国军;;小湾电站深切河谷边坡演化动力学过程及机制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5期
10 成良霞;苏生瑞;李松;张宁博;;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晓平;王思敬;韩庚友;张兵;;岩石单轴压缩条件下裂纹扩展试验研究——以片状岩石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张敏思;王述红;侯佳男;郭牡丹;杨勇;;含孔洞节理岩体损伤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王峻;;岩土边坡的变形和稳定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段伟锋;陈长河;贾海波;殷修攀;;杨房沟水电站旦波崩坡积体稳定性及处理方案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四届地质及勘探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盛谦;;地面岩石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6 黄理兴;;岩石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展望[A];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0年
7 杜朋召;刘建;韩志强;徐华;;基于复杂结构精细描述的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8 郑文棠;程小久;;核电厂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研究[A];广东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2年获奖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谋;盾构隧道进出洞土体颗粒渐进破坏模式分析及加固精细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宋玉环;西南地区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傅晏;干湿循环水岩相互作用下岩石劣化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唐红梅;群发性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与减灾技术[D];重庆大学;2011年
5 徐奴文;高陡岩质边坡微震监测与稳定性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白俊光;高地应力峡谷高拱坝坝基开挖扰动效应与反弧开挖形式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陈红江;裂隙岩体应力—损伤—渗流耦合理论、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尹宏磊;考虑初始地应力条件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舒继森;露天煤矿边坡稳定关键影响因素及边坡治理与采矿一体化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周伟;露天煤矿抛掷爆破拉斗铲倒堆与时效边坡多参数耦合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震后公路边坡崩塌灾害分类与形成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吴铸;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花岗岩建基岩体波速偏低分析及开挖扰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黄跃群;基于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的边坡静—动力稳定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4 卢树盛;三峡库区库岸顺层滑坡发育规律及失稳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姚雷;卸荷环境下高边坡的变形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匡波;路堑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开挖支护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7 付攀升;复合地基沉降变形预测与动态演化机制[D];兰州大学;2009年
8 白永健;瀑布沟水电站卡尔沟料场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9 高波;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维国;牙根水电站右岸1号拉裂松动岩体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传金;郭学彬;冯德润;雷俊学;谢刚;;边坡岩体初始损伤对爆破作用影响的微观分析[J];爆破;2007年03期
2 黄润秋;王士天;;大型高边坡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0年01期
3 孙玉科;李建国;;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研究[J];地质科学;1965年04期
4 王国艳;李树忱;杨磊;;初始损伤对岩体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润秋,林峰,陈德基,王军怀;岩质高边坡卸荷带形成及其工程性状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3期
6 杨成伟;张文杰;曾远;;节理岩体岩桥断裂扩展机制细观模拟[J];广东水利水电;2007年02期
7 朱维申,陈卫忠,申晋;雁形裂纹扩展的模型试验及断裂力学机制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98年04期
8 刘东燕,叶晓明,朱凡;断续节理岩体强度评价及承载力预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9 刘刚;龙景奎;王照华;;断续节理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10 谷德振;;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J];科学通报;196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丹;陈蕴生;韩信;陈刚;;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书兵;苏骏;毕辉;;岩质边坡锚杆框架梁加固的有限元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郭瑞清;木合塔尔·扎日;刘新喜;;基于自适应神经元模糊推理系统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4 侯连成;徐春宇;包俊;;大连泰山热电厂新建工程岩质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J];电力勘测设计;2010年01期
5 张勇慧;李红旭;盛谦;李志勇;岳志平;;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公路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级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10期
6 黄杰安;曹平;葛文杰;;Fuzzy测度理论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5年S2期
7 孟衡;;模糊数学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技术;2008年04期
8 张兴旷;黄锦樘;;岩质边坡参数敏感度数值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7期
9 肖桃李;孔祥国;;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毕忠伟;张明;段仲沅;金峰;丁德馨;;湖南岐山仁瑞寺节理边坡稳定性的细观损伤力学分析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汉东;王思敬;;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2 田维强;林德洪;杨承富;;思南县城某近水平层状岩质边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宁;张鹏;曲星;;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管旭东;孙进忠;白英;于沭;;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岩质边坡稳定性二维有限元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泽;王均星;;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岩质边坡有限元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蒋爵光;李秉生;付永胜;;岩质边坡破坏概率研究[A];边坡稳定的岩石力学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下集)[C];1987年
7 汪小刚;贾志欣;;岩体结构面网络计算机模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8 刘才华;陈从新;;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块体倾倒破坏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赵银国;;岩质边坡坡肩地带地基极限承载力初解[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10 祁生文;;考虑结构面退化的岩质边坡地震永久位移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单平 蔡迎新;宁波排查千所学校地灾隐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钟和;工程地质:为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袁西龙 付云霞;堆积层滑坡预警成功率可大幅提升[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罗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与锚固设计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唐烈先;RFPA离心机法在岩土工程破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沈银斌;临界滑动场法的改进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沈世伟;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地质环境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周莲君;层状岩体破坏特征的试验和数值分析及其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刘红帅;岩质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宾;边坡稳定性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刘永涛;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帆;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锚固优化[D];西华大学;2010年
4 尧红;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5 沙礼;某岩质边坡工程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6 吴胜仓;岩体参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敏感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吕东滨;岩质边坡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及稳定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左磊;高速铁路列车特殊振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李春生;强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地震响应与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10 陈海军;山体边坡稳定性及相关灾害防治措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22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22298.html